陇海铁路最初修建的是开封至洛阳段,当时称作汴洛铁路。这条路早在 1895 年即开始测量,但是由于清政府缺乏资金,拖了很长时间没有铺上一根钢轨。 1899 年 11 月,清朝督办铁路大臣盛宣怀以“预筹干路还款、保全支路”为理由,呈请清政府批准归总公司筹款建造。比利时公司当时以法国为后台请求承办,得到清政府的应允。 1903 年 11 月,中比双方由盛宣怀与比国铁路公司代表卢法尔签订了《汴洛铁路借款合同》。比铁路公司承借款项法金 2500 万法郎( 1907 年又增借 1600 万法郎),并取得了承办汴洛铁路的权益和把该线接展到西安的承办优先权。汴洛铁路 1905 年 6 月开工, 1909 年 12 月完工, 1909 年 1 月 1 日正式通车,长 184 公里。
1910年初,陇海铁路汴洛段竣工通车,为了便于掠夺铁路的运营利润,法、比两国向沿线各大站点派驻了大量的行政、技术、财务人员,并在洛阳修建了洛阳工务段修理厂(通称东厂,今洛阳机务段前身)和洛阳机车修理厂(通称西厂,今洛阳工务段前身)。于是,洛阳成了当时陇海铁路沿线铁路工人最为集中的地方。20世纪初,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之中,中原大地外强入侵,军阀横行,民不聊生。1919年5月4日,因在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以反帝爱国为主题的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并迅速波及全国。洛阳以学生为主体的各界群众成立五四反帝爱国运动会,为马列主义在洛阳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
在五四运动中,先进的知识分子看到了工人阶级所表现出的巨大政治威力,他们开始注意同工人建立联系,到工人中传播马列主义。洛阳最早的马列主义传播者是游天洋、白眉珊。游天洋,福建人,1919年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 1920年年底,游天洋在陇海铁路洛阳车站谋得一职。1921年秋,中共北京区委在洛阳建立《工人周刊》发行站,游天洋被聘为发行员和特约通讯员。白眉珊等人开办工人夜校,一方面教工人识字,一方面讲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在游天洋、白眉珊等先进分子的教育和影响下,洛阳工人阶级等劳动群众的革命情绪空前高涨。1921年11月5日,经过几次秘密集会酝酿,游天洋与白眉珊等先进分子一起,在洛阳成立了洛阳铁路工人的第一个群众组织——洛阳陇海铁路同人俱乐部(即工会组织)。俱乐部成立后,帝国主义分子和反动路局对此又恨又怕,他们克扣工人工资,试图以此逼迫工人们离开俱乐部。1921年11月17日早晨,洛阳西厂专管工人上下班挂牌的副厂首、比利时人狄孟违无理殴打工友,“工牌事件”成为引发陇海铁路工人大罢工的导火线。陇海铁路工人举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全路大罢工,推动了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罢工高潮的到来。陇海铁路工人大罢工是中国工运史上第一次由中国共产党参与领导的大规模工人运动,人数之多、范围之广、规模之大、意义及影响之深远,在中国工运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陇海铁路工人大罢工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河南的第一个党组织——“中共洛阳组”在郑州铁路局洛阳机务段成立。革命的火种,开始在中原大地播撒、壮大。罢工胜利后,中国共产党迅速在陇海铁路各大站开展建党活动。由李大钊、罗章龙介绍,经中共北京区委批准,游天洋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洛阳第一名共产党员。遵循李大钊的指示,游天洋在洛阳大力发展党员,成立党组织,推动工人运动。1921年12月,面对党旗,游天洋将紧握的右拳高高举过头顶,与站在他身后的白眉珊和王福顺一起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至此,洛阳乃至全省第一个党组织“中共洛阳组”诞生,游天洋任组长。“中共洛阳组”的诞生,点燃了中原地区的革命火种。在“中共洛阳组”的影响下,郑州、开封、商丘等地也纷纷掀起发展党(员)组织、成立工会的运动,星星之火在中原大地闪动着。1922年1月,陇海铁路总工会在开封成立,中原大地的工人运动从此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向纵深蓬勃展开。1925年夏,中共洛阳支部成立,隶属中共北方区委。1926年1月,中共洛阳支部改为中共洛阳地方执行委员会,由中共豫陕区委领导。
“中共洛阳组”诞生地,原为比利时、法国财团在20世纪初修筑汴洛铁路时修建的机车厂(机务段)办公用房,为中国传统建筑与欧式建筑相结合的风格。解放后该办公用房位于郑州铁路局洛阳机务段的职工家属区。
2001年5月,省内媒体举办的“寻找第一个党组织”活动中,经考证发现,原来这里是我省第一个党组织的诞生地。同年相关部门决定,在这里建“中共洛阳组”诞生地纪念馆。为此,相关部门派专人到北京、上海、郑州等地的图书馆、档案馆,查阅、收集了大量文字资料,并征集到各类资料及实物近百件。
2001年7月1日,该纪念馆一期工程——党史教育陈列馆建成。该纪念馆建成后,吸引了洛阳铁路系统各基层单位和洛阳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数万名党员干部、学生及入党积极分子到这里参观。
2004年,该纪念馆被洛阳市委宣传部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2018年6月,该纪念馆被中共中国铁路总公司党组命名为“党员教育示范基地”。
2019年,该纪念馆不仅入选首批洛阳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还成为河南省党史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