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号办公房前厅
该建筑坐北朝南,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单檐悬山顶,为仿欧式中西合璧特点的砖、木结构建筑。建筑通面阔10.96米,通进深13.4米,现高6.72米,建筑面积147.53平方米。现散水佚失(或被后加地砖、水泥散水覆盖)。
建筑下部为青砖台基,建筑南侧遗存青石踏步两级,并配有青条石垂带。建筑南设前廊,廊步设廊柱4根,均为方木,柱根设方形柱顶青石。
廊步现为水泥地坪,阶条石为青石,除明间外其余木柱间设有木栏杆。廊步梁架为方木桁架,顶设方木檩四根。前檐南墙开3个拱形门洞,分设双扇板门。明间进深较浅,后檐留有后廊,两次间进深大,未设后廊,开有侧门,通至明间后廊。建筑两山墙下部各开拱形窗洞2个,窗洞下窗沿为青条石,设木质玻璃窗。
顶部开圆通气窗1个。建筑室内未设梁架,隔墙通至屋顶,现前檐屋顶隔墙位置遗存烟囱2个(或为通风口,因1号办公房前厅内部陈展,无法对吊顶上部勘察),疑原室内设有壁炉,室内隔墙内部设有烟道。室内原为木板条吊顶,现因陈展,改造为石膏板吊顶。屋架多采用方檩,个别圆檩疑为后人维修时改造,两山檩端皆出梢,设木博风板。
屋面未设木椽,木望板直接铺设檩上,屋面为红机瓦,扣瓦叠脊。该建筑尤值一提的是墙体外立面砌造工艺,墙体四角倚柱、门窗框套、山墙顶部仿五花山墙造型装饰皆外凸、采用细磨后的红砖砌筑、白灰膏勾缝。其余墙面采用细磨后的小停泥砖砌筑,工艺精细,甚为美观。但因后人修缮不当,现墙面大部分被后加水泥外粉层涂盖,仅局部露明。
2号办公房前厅
该组建筑同1号办公房前厅形制基本一致,不同之处在于1号办公房前厅明间内存在后加隔墙和后开门。2号办公房前厅东次间内存在后加隔墙和后开门。2号办公房前厅内吊顶通风口遗存,通过对其内部进行勘察,发现顶部设有吊顶木梁、木龙骨及屋顶维修通道。屋面无烟囱遗存。
1号办公房东、西配房
东配房位于前厅北侧东,坐东朝西,面阔两间,进深一间,砖木结构,南山搭接前厅东次间北檐墙,北山檩端出梢,设木博风板,悬山构造。建筑通面阔7.43米,通进深4.66米,现高3.8米,建筑面积35.2平方米。
建筑前墙开2个拱形门洞,分设双扇板门。后墙开拱形窗洞2个,设木质玻璃窗。室内原为木板条吊顶,现因陈展,改造为石膏板吊顶。室内未设梁架,方檩直接搭于两山墙及室内隔墙上部。
屋面外檐未设木椽,原应为木望板直接铺设檩上,现木望板佚失被更换为芦苇杆编织的苇棚,内檐有后加木椽。屋面为红机瓦,扣瓦叠脊。墙体外立面墙倚柱和间柱、门窗框套、山墙顶部仿五花山墙造型装饰皆外凸,采用细磨后的红砖砌筑、白灰膏勾缝。
其余墙面采用细磨后的小停泥砖砌筑,但因后人修缮不当,现墙面大部分被后加外粉层涂盖,仅局部露明。
2号办公房东配房、西配房同1号办公房东、西配房构造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