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新闻资讯
  • 资源类别
    • 纪念设施
    • 党史人物故居
    • 重要机构旧址
    • 重要历史事件旧址
  • 红色记忆
    • 中国共产党历次党代会
    • 河南省历次党代会
    • 洛阳&三门峡历次党代会
  • 红色文物
    • 荣誉嘉奖
    • 军事武器
    • 生活用具
    • 书籍报刊
  • 文献资料
    • 图书
    • 文章
  • 红色课堂
    • 线上课程
    • 线下课程
    • 教育研学
  • 红色地图
  • 友情链接
    • 教育示范基地
    • 红色资源
    • 红色景区
  • 首页
  • 新闻资讯
  • 资源类别
    • 纪念设施
    • 党史人物故居
    • 重要机构旧址
    • 重要历史事件旧址
  • 红色记忆
    • 中国共产党历次党代会
    • 河南省历次党代会
    • 洛阳&三门峡历次党代会
  • 红色文物
    • 荣誉嘉奖
    • 军事武器
    • 生活用具
    • 书籍报刊
  • 文献资料
    • 图书
    • 文章
  • 红色课堂
    • 线上课程
    • 线下课程
    • 教育研学
  • 红色地图
  • 友情链接
    • 教育示范基地
    • 红色资源
    • 红色景区
  • 新闻资讯
  • 资源类别
    • 纪念设施
    • 党史人物故居
    • 重要机构旧址
    • 重要历史事件旧址
  • 红色记忆
    • 中国共产党历次党代会
    • 河南省历次党代会
    • 洛阳&三门峡历次党代会
  • 红色文物
    • 荣誉嘉奖
    • 军事武器
    • 生活用具
    • 书籍报刊
  • 文献资料
    • 图书
    • 文章
  • 红色课堂
    • 线上课程
    • 线下课程
    • 教育研学
  • 红色地图
  • 友情链接
    • 教育示范基地
    • 红色资源
    • 红色景区

党史人物故居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类别 > 党史人物故居

豫西五专署专员贺崇升生活旧址

  • 介绍
  • 图片
  • 音视频
  • 解说词

      豫西五专署专员贺崇升生活旧址位于新安县正村乡古村村,即当时的豫西五专署专员贺崇升在古村驻扎期间生活的旧址,建筑占地面积800平方米。

      贺崇升(1915—2005),曾用名:云峰、建群,河南省洛宁县河底镇人。贺崇升6岁入私塾,13岁到洛阳第四师范附小读高级小学,15岁考入开封私立现代中学。1932年7月参加革命工作,经伊自耕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7月至1935年,以学生身份领导学生运动。1935年春,贺崇升与洛宁籍中共地下党员曲乃生建立了组织联系,他们经常商讨如何开展洛宁县的地下党工作,不料,10月因身份暴露,引起特务的注意,他只得转回到洛宁进行革命活动。当时,洛宁北部党的负责人伊自耕病逝,河底党支部瘫痪,贺崇升与温旭阳、曲乃生就把洛北、洛南党的活动统接管起来。年底,曲乃生回到洛宁,与温旭阳、贺崇升准备发动群众建立武装,进而创建伏牛山革命根据地。1936年春,温旭阳不幸被捕,壮烈牺牲,河南省委、洛宁中心县委也遭到了破坏。这样,贺崇升、曲乃生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1936年10月,在洛阳中学当教师的共产党员吴芝圃、郭晓棠与曲乃生秘密建立了党支部,接着又建立了豫西工委,郭晓棠任工委书记,吴芝圃任组织委员,曲乃生任宣传委员。通过曲乃生的介绍,贺崇升与豫西工委接上了组织关系。

豫西五专署专员何崇升生活旧址.png 

豫西五专署专员何崇升生活旧址

      1936年10月,豫西工委决定派贺崇升回洛宁,重新开展洛宁党的地下工作。临行前,郭晓棠、吴芝圃向贺崇升传达了中央会议精神,提出回洛宁开辟工作的任务和注意事项。贺崇升又与曲乃生详细研究了斗争策略和工作方案,满怀信心地回到洛宁县河底镇。河底镇地处洛阳、宜阳、陕县、渑池四县交界,有300余户人家,贫困农民不但手中有100余支长短枪,而且具有强烈的革命斗争精神。1931年5月,伊自耕就在这个地方创建了洛宁第一个中共地下党支部。贺崇升的父亲是一个地方实力派人物,他决心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做好统战工作,把河底镇建成一个革命堡垒。

      贺崇升回到洛宁后,发现在温旭阳牺牲后,洛宁原来留在地方的党员无人领导,许多人蜕化变质或者意志消沉,不愿革命。为了纯洁党的组织,贺崇升坚决甩掉他们,积极联络立场坚定的王书敏、伊学仁、雷志德等党员和党外进步人士,向他们通报党的统战政策,号召大家团结一切力量,开展抗日救亡活动。他又设法筹钱购置一些进步书籍发给进步青年学习,并发动他们开展抗日救亡的宣传,为我地下党的整顿和发展创造了条件。贺崇升在县城中学(也叫简易师范)开展工作,积极发展教师和学生党员。1937年3月,曲乃生任县中校长,聘请韩达生、周声远、贺崇升到县中任教。根据豫西工委的指示,很快成立了由韩达生、曲乃生、贺崇升组成的第一届中共洛宁县委员会,韩达生任书记,曲乃生、贺崇升为委员。中共洛宁县委成立后,县中就成了领导全县革命的中心。1938年秋天,在中共洛宁县委领导下,洛宁抗日救亡运动蓬勃发展,引起国民党反动当局的注意,国民党找借口撤销了曲乃生的校长职务,解聘了韩达生等进步教师,任命雷焱为校长。县委领导全校学生开展声势浩大的学潮,反对撤换曲乃生,学生还到陕州专署、洛阳专署请愿,一些学生代表被捕,经贺崇升多方努力营救获得无条件释放。1939年,中共洛宁中心县委成立,贺崇升任统战部长;12月,中心县委改组为洛宁地委,贺崇升任地委统战部长。1942年5月,贺崇升遭到特务追捕,机智脱离后隐蔽起来。1944年春天,豫西沦陷,贺崇升估计八路军一定会渡过黄河到豫西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他当即决定回洛阳重建党组织,拉起武装迎接八路军。

      9月份,贺崇升回到河底镇,建立党组织,以抗日救亡为中心,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法宝,大力发展武装。豫西根据地建立后,贺崇升先后任河南军区二分区副政委、二地委副书记、二专署专员,太岳四分区副政委、豫西工委书记,豫西地委统战部部长、地委书记,豫西五专区专员(地委常委)、洛阳专区专员,豫西行署秘书长,中原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兼民政厅厅长,河南省政府秘书长;1954年6月任交通部长江航运局局长兼党委书记(中共湖北省委委员),交通部长江航运公司党委书记;1978年9月任交通部副部长、党组成员;1979年4月任中国航海学会常务副会长:1982年12月离休(享受正部级医疗待遇)。2005年12月2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1948年至1949年,洛阳刚刚解放,时势尚未稳定,豫西五地委、五专署、五军区都曾在新安县古村村驻扎,时任豫西五专区专员(地委常委)在新安县古村驻扎期间的住址。


主办单位:豫西红色基地联线

Copyright © 2019 豫西红色基地联线(洛阳师范学院)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豫45751645

地址:河南省洛阳市伊滨区吉庆路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