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新闻资讯
  • 资源类别
    • 纪念设施
    • 党史人物故居
    • 重要机构旧址
    • 重要历史事件旧址
  • 红色记忆
    • 中国共产党历次党代会
    • 河南省历次党代会
    • 洛阳&三门峡历次党代会
  • 红色文物
    • 荣誉嘉奖
    • 军事武器
    • 生活用具
    • 书籍报刊
  • 文献资料
    • 图书
    • 文章
  • 红色课堂
    • 线上课程
    • 线下课程
    • 教育研学
  • 红色地图
  • 友情链接
    • 教育示范基地
    • 红色资源
    • 红色景区
  • 首页
  • 新闻资讯
  • 资源类别
    • 纪念设施
    • 党史人物故居
    • 重要机构旧址
    • 重要历史事件旧址
  • 红色记忆
    • 中国共产党历次党代会
    • 河南省历次党代会
    • 洛阳&三门峡历次党代会
  • 红色文物
    • 荣誉嘉奖
    • 军事武器
    • 生活用具
    • 书籍报刊
  • 文献资料
    • 图书
    • 文章
  • 红色课堂
    • 线上课程
    • 线下课程
    • 教育研学
  • 红色地图
  • 友情链接
    • 教育示范基地
    • 红色资源
    • 红色景区
  • 新闻资讯
  • 资源类别
    • 纪念设施
    • 党史人物故居
    • 重要机构旧址
    • 重要历史事件旧址
  • 红色记忆
    • 中国共产党历次党代会
    • 河南省历次党代会
    • 洛阳&三门峡历次党代会
  • 红色文物
    • 荣誉嘉奖
    • 军事武器
    • 生活用具
    • 书籍报刊
  • 文献资料
    • 图书
    • 文章
  • 红色课堂
    • 线上课程
    • 线下课程
    • 教育研学
  • 红色地图
  • 友情链接
    • 教育示范基地
    • 红色资源
    • 红色景区

纪念设施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类别 > 纪念设施

仓头镇孙都村烈士陵园

  • 介绍
  • 图片
  • 音视频
  • 解说词

      仓头镇孙都村烈士陵园位于新安县仓头镇孙都村。

      1947年8月,我晋冀鲁豫野战军太岳兵团在陈赓将军的率领下,南渡黄河挺进豫西,很快就解放了灵宝、陕县,切断了国民党新安至潼关东西一线的联系。当时驻守在洛阳的是国民党第十五军(后整编为师),亳无疑问地成为我军急需拔掉的一颗“钉子”。

      横水镇是孟津县最西边的一个大集镇。西北依黄河,东南与孙都养士一带接壤,距洛阳30多公里,是国民党固守黄河、控制豫西的重要据点,早在我军渡黄河之前,国民党第十五军驻守洛阳谷水时,就派出它的190团驻守横水。同时又派出洛阳保安团团长郜尚德率部驻守在黄河南岸新安境内的石山头。

仓头镇孙都村烈士陵园.png仓头镇孙都村烈士陵园

      1947年8月23日拂晓,太岳兵团第十五旅在石山头西侧的黄河北岸南渡黄河。次日,攻占石山头,全歼洛阳保安团。俘获保安团长郜尚德以及部下1200余人。此时,我军四纵后续部队、九纵干部队以及后勤物资等,都要从新安境内的狂口、西沃、塔地、石渠等渡口过河。由于这些渡口距横水较近,为保证我军顺利渡河并为解放洛阳、孟津扫清障碍,必须消灭盘踞在横水寨内的这股顽敌。

      8月24日,我军进攻横水。横水镇地势低凹,四临沟壑悬崖,寨墙高而坚固,四座寨门紧闭,具有易守难攻的地理优势。顽敌凭借地理优势盘踞在城内与我军对抗,加之阴雨连绵,我军又无重型炮火助阵,只好以围困与进攻的战略攻之。在十三昼夜的战斗中,我解放军指战员,冒着敌人的炮火,攀云梯,登寨墙,英勇杀敌,打得敌人节节败退,龟缩寨内,等待末日来临;我解放军神枪手还击毙了一名反动透顶的敌军营长。敌军为挽救寨内弹尽粮绝的危机,曾空投物资多次,但在我军民的团结抗击下,敌人所获物资寥寥无几。9月5日我军实施战略转移,主动放弃围攻横水,埋伏于中岳、许洼一带,9月7曰国民党第15军军长武庭麟率十五军主力,由洛阳出发进驻横水。9月9曰,横水之敌以为我军部队全部南下,新安北仅有刚刚发展起来的地方武装,于是,军长武庭麟亲率15军主力气势汹汹沿横新公路进犯新安。当敌人抵达中岳至许洼地段时,被我军预先埋伏在此的部队,突然发起进攻,将敌人拦腰截成几段,敌191团全部和190团一部分被我军围困,后面的一个多团,也被我军的火力压下去,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激战,我军歼灭国民党第15军1400余人,200余名敌军投降我军,191团正、副团长被俘。这次伏击战,还缴获重机枪40挺、轻机枪21挺、步枪400余支、军马30多匹。敌人伤亡惨重,武庭鱗不敢再回横水,带着残兵败将,狼狈逃回洛阳谷水。

      伏击战的完全胜利,使横水寨不攻自破,大长我军的志气,大灭敌人的威风,为后来生俘敌军长武庭麟、副军长姚北辰,彻底歼灭嚣张一时的国民党十五军顽敌敲响了丧钟,为1948年3月解放洛阳城扫清了障碍、铺平了道路。

      在这里长眠着为国捐躯的人民英雄,他们是太岳兵团四纵队营长吕步云,战士李全斌、李文玉、常玉华等三十六位革命烈士,他们为国捐躯的英雄事迹让我们永远铭记。1984年4月22日,县、乡、村三级干部群众为缅怀先烈丰功伟绩,举行了隆重的搬迁仪式,将寄葬于数处的烈士遗骨迁葬在这苍松翠柏之间,忆往昔,当思胜利来之不易,看今朝,倍感先烈精神可敬,故携石铭金,修陵墓园,以昭先烈之志。


主办单位:豫西红色基地联线

Copyright © 2019 豫西红色基地联线(洛阳师范学院)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豫45751645

地址:河南省洛阳市伊滨区吉庆路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