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负图寺党支部旧址位于孟津县会盟镇雷河村,坐北面南,西、北、东三面为农田,南临会小路,东距洛常路200多米,交通便利。现旧址原貌全无,翻修为砖木结构寺庙。
1929年秋,中共洛阳特别支部书记万寿山派赵子湘(孟津人)回孟津进行建党工作。赵子湘回到孟津后,以负图寺小学为主要阵地,宣传党的主张,考察进步师生,筹备建党工作。首先考察了解并介绍进步女教师雷淑芳入党。后来,培养发展了进步教师雷声时、李运通和校工张天祥3人入党。在此基础上,经洛阳特别支部批准,孟津县第一个党组织——中共负图寺党支部诞生。
中共负图寺党支部建立以后,各项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宣传党的思想理论。党支部组织学校进步师生阅读党的刊物,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启发学生觉悟。利用春节、庙会或在夜深人静之际,组织进步师生到村头、路口发传单、贴标语。组织“粉笔队”书写革命标语,如“红军万岁!”、“工农革命万岁!”、“拥护共产党!”、“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等等。还利用“五四”、“二七”等举行纪念会,组织师生演讲,进行革命宣传。当时,党支部活动地区主要在雷河、雷湾、城关、铁谢、白鹤等地。据早期共产党员范庆祥回忆,当时,在负图寺小学上学的高级班有学生40多人,参加革命活动的70%以上。范毅、谢健原来在封丘革命根据地,回来后向群众和师生介绍苏区情况,参加党支部组织的宣传活动,被吸收为共产党员。——不断吸收新党员,壮大党的组织。当时,发展党员主要在负图寺小学附近学校进步师生中进行,党员人数最多时达到88人。
——建立共青团孟津县支部。在党支部领导下,先后培养发展共青团员12人。并于1929年冬,正式建立了共青团孟津支部。由共产党员、教师李运通担任团支部书记。1931年,这些团员学生毕业后一部分升入县师和洛阳八中,成为这些学校的党的活动骨干,在县城和洛阳,继续从事党的活动。
中共负图寺党支部旧址
——开展学运工作。负图寺小学校长王景荣看到进步师生的活动很不满意,多次扬言要开除几个教师和学生。1930年7月,负图寺党支部雷淑芳、雷声时、李运通等人领导师生以清查校长王景荣克扣、贪污师生伙食费的名义,冲进他的住室,髙呼“打倒王景荣!”、“王景荣从学校滚出去!”,把他的行李扔到院子里,封了他的住室,然后组织游行。游行队伍经水庙进入孟律县城,到县教育局请愿。面对学生列举的事实和要求,教育局长焦申甫被迫撤掉了王景荣的校长职务。这次斗争打击了反动势力,保护了革命力量,巩固了党在负图寺的阵地。负图寺小学师生的胜利对周围学校震动很大,很快发展成城关、白鹤等十几所学校教师的“停课争薪”斗争。最后,县教育局被迫答应了教师们的正当要求。
1932年3月,“孟津县师事件”后,孟津党、团组织的领导人全部被捕,中共负图寺党支部停止活动。
中共负图寺党支部旧址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