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也生故居位于河南省新安县城关镇江庄村,原有房屋25间,现存最南边的三间客厅和四间西厅房(共7间),其余均改造为教室,为原江庄小学所用,小学迁走后为居民郭福女购买使用。故居南临陇海铁路,北靠连霍高速,交通便利,易于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郭也生故居修建于清光绪朝以前,坐北向南,最南边为大门连客厅,共三间,往北为东西厅房各四间,再往北为三间上房。从东厅房北边向东有一小门通向东边跨院,跨院最北边靠西为两间磨房,磨房东边为三间厅房。对面为一排六间厅房。东跨院再往东,另有一小院,植有三川柳、月季、竹子等花木,邻人称郭氏宅院为“花园”便由此而来。后院中央有井—眼,其水甘甜,另有木瓜树一株,每年八月结的果子状如芒果,奇香无比,家人常采来放入衣箱内,满箱清香。
郭也生(1914一1993),原名郭铎,祖籍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城关镇江庄村。1914年1月29日生(阴历腊月二十三日),1930年在北平大学法商学院求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北平搞过学运,在开滦煤矿搞过工运,在归绥傅作义部骑兵连当兵时搞过兵运,在河南潢川、新郑、新安搞过武装运动。他在新安县城关的进步青年中组织读书会,议论国事;1933年经中共洛阳中心县委批准,他在新安建立中共新安特别支部,并任特支书记,先后发展王文长、侯步云、高昂、高景荣、邵文杰、孙谨行等同志入党。1933年4月,他在许昌找到河南省委,省委介绍他到洛阳中心县委。5月,他与中共洛阳中心县委书记赵介民、组织部长张志安接上关系,奉命回新安开展工作。7月中旬,郭也生奉命组建中共新安特别支部,任特别支部书记。7月下旬,上级派来搞军运工作的赵某某,由郭也生陪同到三王庄、刘黄一带,了解情况,察看地形,准备应急。8月,国民党河南省政府下令通缉郭也生,他将特别支部书记交给侯步云接任,离开新安先到偃师县官庄小学教书隐蔽,以后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
郭也生故居
1933年至1938年,郭也生先后在河南潢川《豫南日报》、河南新乡《豫北日报》、青海《民国日报》社任编辑。1942年至1945年,他先后任国民党第一战区长官部调统室股长、联络参谋、情报股长、军统局经济研究室物价股长等职。1946年至1948年在河南省开封任《中国时报》《民国日报》编辑。开封将被解放,郭也生到南京国民党保密局任南京科员。1949年由南京到重庆任国民党行政院匪后工委组训组组员。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任新中国幻术歌舞团副主任,昆明交叉口泰丰行从业员。1954年9月在昆明市被云南省公安厅逮捕判刑。1975年特赦回新安原籍。后在铁门“千唐志斋”负责工作。郭也生在新中国成立后曾任重庆市第一、第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新安县政协常委、荣誉主席、河南省人民政府参事等职。1993年8月6日病逝于河南新乡,享年7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