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新闻资讯
  • 资源类别
    • 纪念设施
    • 党史人物故居
    • 重要机构旧址
    • 重要历史事件旧址
  • 红色记忆
    • 中国共产党历次党代会
    • 河南省历次党代会
    • 洛阳&三门峡历次党代会
  • 红色文物
    • 荣誉嘉奖
    • 军事武器
    • 生活用具
    • 书籍报刊
  • 文献资料
    • 图书
    • 文章
  • 红色课堂
    • 线上课程
    • 线下课程
    • 教育研学
  • 红色地图
  • 友情链接
    • 教育示范基地
    • 红色资源
    • 红色景区
  • 首页
  • 新闻资讯
  • 资源类别
    • 纪念设施
    • 党史人物故居
    • 重要机构旧址
    • 重要历史事件旧址
  • 红色记忆
    • 中国共产党历次党代会
    • 河南省历次党代会
    • 洛阳&三门峡历次党代会
  • 红色文物
    • 荣誉嘉奖
    • 军事武器
    • 生活用具
    • 书籍报刊
  • 文献资料
    • 图书
    • 文章
  • 红色课堂
    • 线上课程
    • 线下课程
    • 教育研学
  • 红色地图
  • 友情链接
    • 教育示范基地
    • 红色资源
    • 红色景区
  • 新闻资讯
  • 资源类别
    • 纪念设施
    • 党史人物故居
    • 重要机构旧址
    • 重要历史事件旧址
  • 红色记忆
    • 中国共产党历次党代会
    • 河南省历次党代会
    • 洛阳&三门峡历次党代会
  • 红色文物
    • 荣誉嘉奖
    • 军事武器
    • 生活用具
    • 书籍报刊
  • 文献资料
    • 图书
    • 文章
  • 红色课堂
    • 线上课程
    • 线下课程
    • 教育研学
  • 红色地图
  • 友情链接
    • 教育示范基地
    • 红色资源
    • 红色景区

重要历史事件旧址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类别 > 重要历史事件旧址

宜阳县屏阳中学旧址

  • 介绍
  • 图片
  • 音视频
  • 解说词

      宜阳县屏阳中学旧址位于宜阳县赵保乡东赵村,是中共宜阳地下党组织在东赵保创办的一所中学,坐北朝南,交通便利,建筑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形成于1938年1月。

      1938年1月,为了推动抗日救亡运动,中共豫西特委派张剑石回宜阳,后在赵保玉皇阁创办“宜阳县师附中东赵保分校”,并任分校主任(校长)。上级党组织派共产党员孔岳先(晓村)、徐文华(素仁)、朱之闻、赵炳文(文甫)、徐敏文、叶友泉、杜丽生、高宏和进步青年王维君(慎之)、于克志、沈秀壮、苏彩惠等任教员。赵保党组织派共产党员张新民、张兆汉、张祥吾、何逢其到校工作。

      1939年9月正式开学,首届招收两个班,100来名学生。大门里分左右两个院区。左侧临街房为“大众图书馆”,存有马列和毛泽东著作及《新华日报》、《老百姓报》等革命图书报刊。院内北墙上画有一位抗日战士,手执长枪,上着刺刀,向日本侵略者冲去。礼堂两侧墙上,写有“团结紧张,严肃活泼”8个大字。大礼堂前的高墙上画着一群农民,为支援抗日前线,扛着锄头去开荒的情景。孔岳先等创办《大家谈》专刊,学校组织“怒吼歌咏队”演出时,大幕上写着“唤起民众”4个大字。

      赵保中学的抗日救亡活动引起了国民党当局的注意。为了防止意外,县屏阳中学1940年2月张剑石被调到豫皖苏边区,派赵炳文(文甫)任教导主任主持学校工作。3月,宜阳县国民党当局抓捕赵炳文等共产党员的阴谋彻底破产后,5月校董事会研究决定:将校名改为“屏阳中学”,由王俊卿任校长。

      1943年6月,国民党第一战区豫西警备司令部工作队到赵保进行特务活动,学校党组织受到严重破坏。1944年5月,日军侵入赵保,学校教师撤走,校舍被焚,学校停办。

      新中国成立后,在旧址附近又重建了新校,更名为“宜阳一中赵保分校”,后发展为宜阳第三初级中学,1959年变为“赵保高中”,1984年经河南省教育厅批准恢复“屏阳中学”名称,仍为高中。

      2003年,在上海工作的赵保籍干部张兆国奔走呼吁,筹集资金350万元,对学校进行了改扩建。

      大众图书馆是屏阳中学的一部分,1939年9月创设在屏阳中学前面(原张公祠内,房屋三间,新中国成立后拆毁,现东赵小学),由当时中共“地下党”主办,馆内的进步书籍报刊,系东赵中村张兆云(当时张系培养对象,非“地下党员”,现在宜洛矿,己退休)经地下党员武子卓批准,到洛阳八路军办事处领回,以供群众阅读,借以传播马列主义和革命思想,在当地播下革命的种子。大众图书馆坚持两年时间后,遭到国民党县党部和县政府的破坏而停办。

      1985年4月,由赵保老共产党员张兆公、王志亭和进步群众二十余人筹措,以及张剑石的支持下(捐款100元)重新恢复“大众图书馆”,选定东赵村北门外大队电磨楼为馆址(后迁至大街李家胡同口),集中县文化馆、乡文化站和张剑石、张兆铁、张瑞俊等捐赠图书多种,拥有新旧图书千余册,并订报纸杂志二十余份,由老同志们分组值班,天天开放,为增进群众文化教育、推动四化建设、科学种田,起到积极作用。洛阳日报、河南农民报多次载文赞扬。


A0970509-FCFE-45E4-A763-092810EB5EA7_big.jpg

宜阳县屏阳中学现貌

 

      附录:

宜阳县屏阳中学部分毕业生名录(1949年以前)

      屏阳中学自1939年建立,为祖国培养了数以千计的人才,他们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发挥了自己聪明才智,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给“红赵保,的“红”增添了光彩,共和国不会忘记,赵保人民也不会忘记,现将新中国成立前的部分优秀毕业生列出:

      四一级校友、美藉华人、医学博士孙万俊;

      四一级校友、张剑石堂妹张芬兰,北京协和医院主任医师、高干外宾部负责人;

      四一级校友张兆都,曾任河南省经委技术革新处处长;

      四一级校友李灵标,河南省中医学院讲师;

      四一级校友李国栋,曾任宜阳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四一级校友张秀云,河南教育学院组织部部长;

      四二级校友高进忠,曾任宜阳县人民法院院长、宜阳县人民政府县长。


主办单位:豫西红色基地联线

Copyright © 2019 豫西红色基地联线(洛阳师范学院)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豫45751645

地址:河南省洛阳市伊滨区吉庆路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