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新闻资讯
  • 资源类别
    • 纪念设施
    • 党史人物故居
    • 重要机构旧址
    • 重要历史事件旧址
  • 红色记忆
    • 中国共产党历次党代会
    • 河南省历次党代会
    • 洛阳&三门峡历次党代会
  • 红色文物
    • 荣誉嘉奖
    • 军事武器
    • 生活用具
    • 书籍报刊
  • 文献资料
    • 图书
    • 文章
  • 红色课堂
    • 线上课程
    • 线下课程
    • 教育研学
  • 红色地图
  • 友情链接
    • 教育示范基地
    • 红色资源
    • 红色景区
  • 首页
  • 新闻资讯
  • 资源类别
    • 纪念设施
    • 党史人物故居
    • 重要机构旧址
    • 重要历史事件旧址
  • 红色记忆
    • 中国共产党历次党代会
    • 河南省历次党代会
    • 洛阳&三门峡历次党代会
  • 红色文物
    • 荣誉嘉奖
    • 军事武器
    • 生活用具
    • 书籍报刊
  • 文献资料
    • 图书
    • 文章
  • 红色课堂
    • 线上课程
    • 线下课程
    • 教育研学
  • 红色地图
  • 友情链接
    • 教育示范基地
    • 红色资源
    • 红色景区
  • 新闻资讯
  • 资源类别
    • 纪念设施
    • 党史人物故居
    • 重要机构旧址
    • 重要历史事件旧址
  • 红色记忆
    • 中国共产党历次党代会
    • 河南省历次党代会
    • 洛阳&三门峡历次党代会
  • 红色文物
    • 荣誉嘉奖
    • 军事武器
    • 生活用具
    • 书籍报刊
  • 文献资料
    • 图书
    • 文章
  • 红色课堂
    • 线上课程
    • 线下课程
    • 教育研学
  • 红色地图
  • 友情链接
    • 教育示范基地
    • 红色资源
    • 红色景区

重要机构旧址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类别 > 重要机构旧址

中共洛宁县委、洛宁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县村)旧址

  • 介绍
  • 图片
  • 音视频
  • 解说词

      中共洛宁县委、洛宁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县村)旧址位于洛宁县东宋乡旧县村,在县城北部深山区,距县城20公里,位于旧县村民居中间位置,比较偏僻,建筑为老式民居,木石砖瓦结构,占地面积400平方米,保护范围面积2000平方米,形成于1945年1月。


中共洛宁县委、洛宁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县村)旧址大门现貌.png 中共洛宁县委、洛宁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县村)旧址大门现貌

 

      1944年5月,日军入侵洛宁,占领洛宁县城,国民党政府及军队,逃往洛宁西部山区。为建立洛宁革命根据地,贺崇升从外地回到洛宁河底,与成解、马时英、刘紫池、王树民等组建了洛宁中心县委,并在五支队任参谋,后来又代行队长职权,对五支队进行了改造。12月与河南区党委副书记军区副政委刘之久、二支队司令员韩钧率领的军政人员在新安县境内会师。新安黑扒会议后,根据党中央和朱德总司令的指示,成立了豫西二地委、二专署、二分区。后经过组建豫西公学、改变地方武装等一系列工作,开辟了豫西抗日根据地。

      1945年1月,根据形势发展需要,豫西二地委决定撤销洛宁中心县委并在旧县村召开各级代表及群众300多人参加的大会,宣布成立中共洛宁县委,洛宁县抗日民主县政府。成解任书记,张虔任副书记兼组织部长。康润民任县长,民主人士王世毅和张宏勋任副县长,侯夺魁(后来叛变)、宋克明、苏振华、马时英分别担任民政、财粮、司法、和文教科长。贺澍三兼任洛宁支队长,张范、詹大海任正、副政委。康润民在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大会上,号召全县人民团结在县委、县政府周围,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坚决打击日本侵略者及其走狗,开展减租减息,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之后,设立了城村、庙山、天台3个区。城村区委书记马时英,区长侯丙铎;庙山区区委书记任保贤,区长张光仁;天台区区委书记常建业,区长张超。

      中共洛宁县委和县政府成立后,由县委副书记张虔主持在城村区杨岔举办了一期“农运骨干训练班”,参加学员50多名。这批学员经过个月的学习和培训,全部被分配到各村工作。经过他们的努力,各村农会组织在短时间内普遍建立起来,为以后减租减息等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基础。在辖区制定了“二五减租、三七五衡”(从原定的租额中,每石减去二斗半。如果佃户仍无力缴纳,再从余下的七斗半减去三斗七升五合。然后从前一年算起,多交的退还,未交的免除。)的减租减息政策减租运动以河底、刘头为试点,从5月份开始,在县委、县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展开。通过说理斗争,仅河底西沟25家佃户就讨回了12石多交的粮食。然后运动迅速全面推开,当年有40%的纳粮任务被减免,大大减轻了群众的负担。

      中共洛宁县委、县政府组建了抗日大队,抗日独立大队刚刚成立,日伪军便来进攻,企图消灭这支新生抗日力量。副大队长杨华轩率部在泰山庙附近打了一场伏击战,打死打伤日伪军多人,日伪军再也不敢向天台区侵犯了。

      洛卢人民自卫军第五支队改编为洛宁支队,因中层骨干人员成分复杂,立场不稳,致使内部矛盾不断,影响战斗力。为了整顿这支队伍县委报请分区批准,一方面将队伍中的异己分子清除,另一方面将洛宁支队与分区六支队合编为特务团,直接归分区领导。同时,将洛宁支队中的一个中队抽出编为县大队,由程景伊(无党派进步人士)任大队长,县委书记成解任政委。与此同时,在城村区群众基础较好的几个村建立了民兵组织。广大民兵积极配合县大队维护地方治安,为巩固抗日根据地做出了很大贡献。


中共洛宁县委、洛宁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县村)旧址院内现貌.png 中共洛宁县委、洛宁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县村)旧址院内现貌

 


主办单位:豫西红色基地联线

Copyright © 2019 豫西红色基地联线(洛阳师范学院)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豫45751645

地址:河南省洛阳市伊滨区吉庆路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