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伯阳纪念馆位于洛阳市新安县磁涧镇掌礼村,建筑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保护范围面积2000平方米。
王伯阳纪念馆院内一角
王伯阳(1905—1932),原名王励刚,又名北洋、卓甫,1905年出生于新安县磁涧乡掌礼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由于家庭生活困难,直到1914年他才开始在家乡上小学。1919年考入新安县高等小学,在学校二年,他天资聪颖,上进心强,学习刻苦努力,尊敬师长,经常和贫苦的同学在—起交朋友,互帮互学,关系融洽。
1921年,王伯阳从新安高等小学毕业后,考入洛阳第三甲种农业学校。在全国工人运动的影响下,他开始接触新思想、新文化,阅读进步报刊书籍,倾注大量精力阅读《新青年》,眼界大开,开始对黑暗的现实不满,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他常与校内外进步青年一起,探讨救国救民的真理,很快成为学校里的活跃分子。他秉性刚强,意志坚定,逐步成长为一名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进步青年。
1923年王伯阳毕业于洛阳第三甲种农业学校,考入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在校期间,他系统攻读了《社会进化史》、《俄国社会革命史》、《共产党宣言》、《共产主义ABC》等革命书籍,思想进步很快,同年冬便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由当时在上海大学执教的翟秋白、蔡和森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决心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1924年夏,王伯阳利用暑假回乡探亲的机会,在老城北大街组织进步青年学习《马克思主义浅说》等革命书籍,宣传马克思主义,宜传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点燃了革命的火种。
1925年,王伯阳在上海大学参加“五卅”运动。他和上海大学的同学们一起积极参加被日本资本家枪杀的共产党员顾正红的追悼会,为死伤工人募捐,到公共租界散发传单,向群众进行反对帝国主义的爱国演讲,举行游行示威,遭到英帝国主义军警镇压。上海各界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罢工、罢课、罢市斗争。为推动“五卅”反帝爱国运动,王伯阳积极奔走呼号。1926年他又参加组织由上海爱国学生与工人参加的“五卅”运动一周年纪念活动,他是纪念大会的组织人之一,为顾正红烈士搭灵堂,展血衣,进一步唤起民众,把上海反帝爱国运动推向髙潮。王伯阳常常以多交党费的形式资助党组织,在“五卅”运动中,他捐资50元,抚助受难工人,表现了工人阶级的深厚感情。
1926年夏,中国共产党为适应革命形势迅速发展的需要,在上海大学召开党、团积极分子大会,动员党、团员南下广东支援坚持与英帝国主义斗争的“省港大罢工”。同时,还选派一批进步学生赴苏联学习,为党培养干部。王伯阳作为上海大学共青团的负责人,直接参加了这一组织工作。接着,王伯阳参与领导在上海女子勤业师范学校举办的“夏令营讲学会”,邀请施存统、杨杏佛、沈雁冰、陈望道、田汉、萧楚女等箸名共产党人、知名学者、进步作家,分别到会讲授“社会科学的历史与研究的方法”、“五卅”运动的研究、“中国妇女运动”等内容,并组织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著作和《新青年》、《向导》等革命书刊。讲习会办了一个月,为革命培养了一批骨干分子。宜阳县的张剑石也到上海衫加了讲习会,王伯阳还介绍他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6年8月,王伯阳奉命调到山东开辟党的工作,在山东创建了曲阜第二师范中共党支部。10月,在寿阳县主办国、共两党骨干分子训练班,组织力量迎接北伐军。1927年春,王伯阳接替关向应任共青团山东省委书记。“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他转入地下斗争。1928年济南“五三”惨案不久,王伯阳在上海被国民党逮捕,押在漕河泾监狱。虽遭酷刑,始终没有暴露身份。后经叔父王广庆多方营救,次年夏获释。先到豫鲁苏边区工作,后到开封青云街(今西大街口)中共机关做地下工作。
1930年5月,王伯阳任共青团河南省委书记。8月由于“左”倾路线的影响,将河南党、团、工会组织合并,在开封成立领导武装起义的“行动委员会”,10月初,赴天津参加中共中央北方局扩大会议,听取了中国共产党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回豫后积极贯彻中央会议精神,协助省委消除“左”倾影响,迅速恢复党、团、工会组织,开展正常工作。12月底,任团省委常委兼组织委员,并代管少年先锋队工作。不久,代理团省委书记。1931年2月,任中共河南省委常委兼团省委书记。5月,中共中央派纪国桢等人到开封组建新省委,王伯阳与任新省委执行委员会委员。
“九一八”事变后,团中央派李干成到河南接替王伯阳任团省委书记职务。1932年2月,王伯阳以巡视员身份,先后到郑州、孝义、孟津、济源、洛阳等地指导工作。济源师范学校在中共领导下,酝酿武装暴动,他亲往开会布置,后因局势变化,“济源师范学校暴动”未能举行。6月,赴上海参加中央工作会议。8月初,在郑州参加中共河南省委会议,因叛徒出卖,与省委书记纪国桢等主要领导干部一同被捕,囚禁于开封绥靖公署,在狱中,他坚贞不屈。为使他放弃共产主义信仰,敌人软硬兼施,王伯阳坚贞不屈,坚定地说:“头可断,信仰不能丢!”8月20日,王伯阳与纪国桢等14人在开封西门外就义,临刑前他们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
王伯阳短暂的一生,为革命做出了卓越贡献,给新安县人民留下了深刻印象,1952年,新安县人民政府追认王伯阳为革命烈士。1983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又颁发了烈士证书,正式追认王伯阳为革命烈士,证书上写:“王伯阳同志在笫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壮烈牺牲,经批准为革命烈士。特发此证,以资褒扬。”其妻陈玉芬被北京海淀区人民政府评为模范烈属。其养子王作云一家都在北京居住。1990年中共河南省党史工委、河南省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编辑出版的《河南党史人物传》笫10卷载有王伯阳传记。
2009年10月,为弘扬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鞭策教育后人,由原洛阳市文化局副局长、现洛阳市文联主席王景华同志个人出资20余万元修建王伯阳纪念馆。
王伯阳纪念馆内蒋中正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