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新闻资讯
  • 资源类别
    • 纪念设施
    • 党史人物故居
    • 重要机构旧址
    • 重要历史事件旧址
  • 红色记忆
    • 中国共产党历次党代会
    • 河南省历次党代会
    • 洛阳&三门峡历次党代会
  • 红色文物
    • 荣誉嘉奖
    • 军事武器
    • 生活用具
    • 书籍报刊
  • 文献资料
    • 图书
    • 文章
  • 红色课堂
    • 线上课程
    • 线下课程
    • 教育研学
  • 红色地图
  • 友情链接
    • 教育示范基地
    • 红色资源
    • 红色景区
  • 首页
  • 新闻资讯
  • 资源类别
    • 纪念设施
    • 党史人物故居
    • 重要机构旧址
    • 重要历史事件旧址
  • 红色记忆
    • 中国共产党历次党代会
    • 河南省历次党代会
    • 洛阳&三门峡历次党代会
  • 红色文物
    • 荣誉嘉奖
    • 军事武器
    • 生活用具
    • 书籍报刊
  • 文献资料
    • 图书
    • 文章
  • 红色课堂
    • 线上课程
    • 线下课程
    • 教育研学
  • 红色地图
  • 友情链接
    • 教育示范基地
    • 红色资源
    • 红色景区
  • 新闻资讯
  • 资源类别
    • 纪念设施
    • 党史人物故居
    • 重要机构旧址
    • 重要历史事件旧址
  • 红色记忆
    • 中国共产党历次党代会
    • 河南省历次党代会
    • 洛阳&三门峡历次党代会
  • 红色文物
    • 荣誉嘉奖
    • 军事武器
    • 生活用具
    • 书籍报刊
  • 文献资料
    • 图书
    • 文章
  • 红色课堂
    • 线上课程
    • 线下课程
    • 教育研学
  • 红色地图
  • 友情链接
    • 教育示范基地
    • 红色资源
    • 红色景区

纪念设施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类别 > 纪念设施

酒后乡革命事迹展览馆

  • 介绍
  • 图片
  • 音视频
  • 解说词

      酒后乡革命事迹展览馆位于伊川县酒后乡和乐小学院内,占地面积200平方米,地处伊河东岸川区,东南为丘陵地区,是乡政府所在地,交通便利,形成于1995年4月。

微信图片_20190716084952.jpg

 酒后乡革命事迹展览馆

      1913年河南省参议、开明士绅时均膏在酒后旧书院里创办和乐学校,反封建,破迷信。1920年,和乐学生赵汉鼎同周恩来、邓小平、陈毅等一起漂洋过海,赴欧洲勤工俭学。1932年10月,中共党员谢中峰回家乡酒后,发展了和乐学校教师杨欣斋、王亨灵为党员,建立了伊川第一党支部——中共洒后党支部,指定杨欣斋为支部书记,后又发展了何会文、赵志奇、许祝三、任天民等教师为中共党员。在酒后一带,以党支部为核心,以和乐学校为基础,陆续成立了“读书会”、“互助社”等党的外围组织,吸收一些积极、活跃、进步的学生,利用公开组织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等革命理论,同土豪劣绅展开斗争。于1932年11月在和乐学校成立县教师联合会,在全县教育界有一定声望的校长——王复初为会长,到会教师代表四十余人,向教师宣传抗日救国和教育要为政治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的革命理论。会后迅速影响了史家窑(今沙园)、省源头、葛寨、鸣皋、马回等学校。杨玉才、许毅、杨石赞、郭子瑞、郭文重、刘升科等20余名读书会成员成立了时事研究会。1933年8月,读书会会员柴松林前往井冈山投奔红军,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八年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直到全国解放。

      1934年谢中峰由北平返回河南,在中共河南省委做巡视工作,并向河南省委详细汇报了伊川县酒后地区党的组织情况,省委以这个党支部为基础,于1934年10月成立了中共伊川中心县委(和乐学校),领导嵩县、伊阳(汝阳)、登封、宜阳、临汝、偃师等周围各县工作。中心县委由杨欣斋任书记,何会文负责宣传,赵志奇负责组织,任天民负责交通,杜绍杰、翟盘石负责军事,牛君仰负责青年工作,许祝三为委员,发展了张子杰、金如玉、申尚志、张思贤、刘景熙、温德庆、路玉吾等20多人为共产党员。

      随后,杜绍杰到九皋山一带进行抗暴斗争,他发动王楼、陶庄、马沟(今均属嵩县)等村互救会员千余人,围剿了买庄村国民党下野营长、恶霸李岑峰的家。1935年6月,共产党员翟盘石发动老庄村互救会员抢收了财主林建文的4亩小麦,解决了部分会员的生活困难。

      1935年春,中心县委扩大会议在酒后东沙沟桐树园里召开,讨论的中心问题是如何开展组织活动。许祝三在酒后发展了三个农民互救会员——张清河、马三科、张学德等。杨欣斋在官庄将三个农民互救会员杨景占、马报子、韩文明吸收为党员。任天民负责到伊阳城关镇联系党组织。何会文、翟盘石到白杨开展工作,随后指派共产党员牛立雪、赵灵舟二人负责白南支部,并和中心县委联系开展工作。5月,建立伊河东(今伊川酒后乡)、伊河西(今宜阳白杨镇)两个区委员会。8月,由于叛徒出卖,组织遭到破坏,工作停止。

      1937年初,在豫西特委书记吴芝圃的指示下,共产党员李福钧回伊川在酒后、葛寨一带利用进步刊物宣传革命理论,先后发展和乐校友杨石赞、李德敏、赵云治、李毅仁为党员,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年底,中共豫西特委在伊川举办小学教师训练班,指派洛阳、复旦中学教师吴芝圃,傅希晨、路佩文(原和乐教师)、张梅岑、周之焕和部队教官刘定一(均系中共地下党员)到训练班讲课,在训练班上发展了张子杰(1940年任中共唐河中心县委书记)、金如玉(1938年任中共伊川县委书记)、申尚志(1940年任中共宜阳县委书记)、张思贤(1944年任伊川抗日政府县长)、刘景熙(1945年任洛南抗日政府县长)、温德庆(1948年任上海提篮桥区区长)、路玉吾(1939年任中共伊川县委代理书记)等20多人为共产党员,后来组建了马回、酒后、吕店三个区委。1938年苗守己(1945年任伊西抗曰政府县长)、张思贤、杨石赞等人分别到各区发展党员。夏季和乐学校教师时乐蒙、时顺菊、时采舟兄妹三人一起赴吕店联系温德庆等人进行抗日活动。

      “九一八”事变的隆隆炮声,震撼了伊水皋山,酒后地区抗日救亡的运动铁流滚滚,声势浩大,周围各地大批青年涌往而来,得益于和乐学校及中共地下党组织的教育培养,一批热血学生投笔从戎,分赴大江南北,驰骋长城内外,故酒后有“小延安”之称。1938年,有三批和乐师生先后奔赴抗战一线:春天,杜绍杰、赵志奇、何会文辗转山东参加八路军。

      夏季,在路佩文、翟盘石的组织下,许毅、韩夏月(女)、杨玉才、时广厦、路文浩、路兰生、王鸿彬等十多名和乐会员越黄河到山西太原参加薄一波领导的抗日“牺盟会”。一年后,他们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秋收时节,李福均、李德敏、李毅仁、赵云治、牛君仰奔赴华北抗日前线。1938年5月,女学生吋松鹤历经千里奔赴圣地延安,后来参加了淮海战役和解放南京、上海、福建等地的战役,建国后首任福建省妇女主任。学生时天送1938年9月到达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参加革命,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初到延安中央机关工作,后转战白山黑水,随军三下松花江,参加辽沈战役。咅乐才子时乐濛于1938年10月到达延安入鲁艺学院,向吕骥、冼星海等人学习。1938年冬,时任豫西特委宣传部部长的谢中峰由西安八路军办事处指派任大队长,率领100余名干部去延安马列学院学习,中原抗战期间曾任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挺进报》社长。1938年11月地下党负责人翟盘石在洛阳东关壮烈牺牲。1939年夏由和乐学子时广源同全国著名的音乐家冼星海在延安一起为母校谱写了抗日豪情的《和乐校歌》,唤醒民众,感动和响彻豫西地区。从此,故乡酒后一批批有志青年,献身中华,栋梁之才,层出不穷。1940年黄埔军校毕业的和乐学子赵玉岑曾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部少将高参。同年8月,叱咤风云的太行军区妇女大队长韩夏月与日寇战斗中英勇牺牲。1947年酒后区交通员刘文德为保守机密光荣殉难。1949年4月解放军18兵团184师政治部主任时广厦将军光荣献身,他们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功勋卓著,彪炳千秋。

      2011年7月,酒后乡革命事迹展览馆被洛阳市委宣传部定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主办单位:豫西红色基地联线

Copyright © 2019 豫西红色基地联线(洛阳师范学院)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豫45751645

地址:河南省洛阳市伊滨区吉庆路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