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保革命烈士陵园位于宜阳县赵保乡东赵保村,占地面积9570多平方米,形成于1962年6月。
赵保是伊洛区抗日根据地的中共地委、军分区、专署机关驻地,是革命老区。早在20世纪20年代,中共党员张剑石就在此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点燃革命火种。到三十年代,赵保的中共党员已经达到180余人,并成立了赵保区委。当时,党的统战工作和抗日宣传工作非常活跃。1944年5月,宜阳县沦陷。张剑石奉命返回宜阳,开辟以东赵保为中心的伊洛区抗曰根据地。王震、王首道、王树声、戴季英、闵学胜、刘之久、刘健挺等重要领导人亲临赵保指导部署抗战工作,使赵保的抗日运动风起云涌,波澜壮阔。在伊洛特委的直接领导下,1944年到1945年间,历经大小战斗七十余次,有力打击了日伪顽反动势力,建立了洛南、伊西、嵩北三个县,使根据地面积扩大到2000平方公里。巩固了红色政权,扭转了伊洛区的局势,受到了河南军区的嘉奖。特别是1945年3月8日至15日,历时七昼夜的东赵保保卫战,八路军基干二团在赵保人民和二分区十八团的帮助下,以700人对5000人的悬殊兵力,浴血奋战,彻底击退了敌人的进攻,使“红赵保”的美名传扬四方。在赵保这片土地上,先后有102位先烈为革命事业献出宝贵的生命。王成林、李定海、王丙钧、陈富堂、赵富林、张广义、蔡龙章、郭高科等英雄,以及许多连姓名都没有留下的无名烈士,他们的英勇事迹,赵保人民永远不忘,代代相传。
为缅怀先烈,激励后人,1962年6月,经上级批准在东赵保西南约0.5公里的新庄村修建了赵保革命烈士陵园,占地面积9570多平方米,砖砌围墙,内植树木花卉,陵园原安葬102位烈士,后来迁移到县烈士陵园2位,2013年又迁入20位烈士遗骨,现有120位烈士墓。72位烈士不知姓名及家庭住址,80%的烈士墓里没有遗骨,只有烈士牺牲地的黄土。其中有伊洛军分区青年大队长及独立团指导员各1人,连长3人。2013年宜阳县赵保烈士陵园进行了重新改造。改造过的烈士陵园绿树成荫,革命烈士纪念碑巍然屹立,另外还设有烈士遗物展示室。赵保烈士陵园不但掩埋着抗击日寇和祖国解放英勇捐躯的一百多位忠骨,而且作为洛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外开放。这些烈士,与这片他们为之抛头颅洒热血的土地永远相依,静静地守护着赵保这个光荣的红色革命根据地。
赵保革命烈士陵园
赵保烈士陵园内建有张剑石烈士纪念碑一座,矗立在苍松翠柏之中。纪念碑两侧有邵文杰同志题写的一副对联:共产党的好战士,宜阳县的领路人。
每年清明节,宜阳县县直各机关团体和附近人民群众,纷纷前往烈士陵园扫墓、集会。伊川和嵩县等地的党政机关和人民群众,也派代表参加。而且,毎年清明节,四面八方的群众自发给烈士扫墓,大众如云,数以千计,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会,名曰:烈士坟会。
2011年6月,赵保烈士陵园被洛阳市委宣传部、洛阳革命老区促进会、共青团洛阳市团委、洛阳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单位授予“革命老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