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路光故居位于洛阳市孟津县横水镇正街西桥东,坐北面南,东西有民居,交通十分便利。故居原为砖木结构四合院,现只留后院上房为原貌,顶瓦、门窗有些地方出现破损。建筑占地面积约101平方米。该故居现在为横水村村民杜军所有并居住。
韩路光,原名韩朝梦,1919年8月出生于孟津县横水镇横水村。幼时虽家贫,但聪颖好学。他喜读古文,羡慕古代英雄豪杰,并向人表示:要学以致用,为民立事,做一名除暴安良的豪士英杰,劈开混浊的世界,闯出一条光明的道路。为表其这个志向,他遂把名字改为路光。1934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省立洛阳第八中学,开始接受进步思想。由于他学习勤奋,追求进步,深受常来学校讲课的豫西特委书记吴芝圃的器重。
1937年,韩路光告别学校,回到家乡。“七七”事变后,抗战全面爆发,延安成了爱国青年向往的地方。正在这时,吴芝圃通知他,做好准备,赴延安。于是,他辞别老母、妻子,和吴芝圃先到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同年12月,他随周恩来赴重庆工作,在险恶的斗争环境中,他不畏国民党特务跟踪,上街散发传单,宣传党的政治主张。
1944年冬,韩路光奉命回豫西开辟抗日根据地,任新安县一区区委书记兼农会主席。时值隆冬,他却只有一件粗布破棉袄、一条又薄又烂的被子,合在一起只有一斤半重。吃上更是清苦,一顿能吃上一块儿冷红薯、喝上半碗稀玉米汤就很不错了。区政府的办公条件更是简陋:两块儿石头架块儿木板就是办公桌,再摆上几块儿青石头就当凳子。1945年正月,母亲得知韩路光在新安县石井、碾平一带,便打发他姑父去看他。到那儿后,老人看到他们处境,摇头叹道:“你们好苦呀!”可韩路光却笑着说:“没有苦哪有甜,要不了几年,甜就回来的。”
韩路光故居现貌
期间,为执行任务,韩路光曾两过家门而不入,只在门口摆放一小堆石子,暗示老母亲自己回来过。后来,他姑父找到他,拉住他的手,放声大哭:“孩子啊!你娘想你想疯了,把你媳妇都砍死了,你还不回家看看呀!”听到这,韩路光惊呆了,泪水夺眶而出。同志们劝他回家看一下母亲,他蹭地—下跳起来,一拳击在墙上,大声吼道:“蒋匪不灭,何以为家!”
1947年8月,韩路光任陕县人民民主政府县长。9月,他率县大队配合解放军攻克陕县县城。1948年1月,国民党胡宗南部包围陕县头峪村。28日,韩路光率县大队四、六中队迎击,在陕县宫前乡头欲村被围。血战数日,难突围。在突围中,韩路光为救护一位重伤战友,身中数弹牺牲,年仅29岁。随后,残暴的国民党军又将他的头颅悬挂于陕县城南门外涧河桥头的铁杆上示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