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时期河南区党委、军区司令部旧址位于嵩县车村镇两河口村,建筑面积208平方米,保护面积550平方米。这里山清水秀,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六龙山风景区在该村万沟地域陆龙垛山下。
1944年4月18日,日军为挽救失败命运,集中97000人,发动了河南战役,国民党第一战区蒋鼎文、汤恩伯部40万大军不战自逃,溃散于豫陕边和伏牛山区,37天失陷郑州、许昌、洛阳等38座城镇。
抗曰时期河南区党委,军区司令部车村两河口原址
1944年5月,豫西洛阳等地沦陷后,河南战役基本结束,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党中央、毛主席极其关心河南抗日局势,为了统一指挥河南抗曰力量消灭日伪势力,为全面反攻创造条件,1944年10月及时在延安组建了河南区党委和河南军区,戴季英任书记(政委),刘子久任副书记(副政委),王树声任司令员。中共中央、中央军委连续6次发出指示,要求太岳、太行部队强渡黄河,深入河南敌后建立豫西抗日根据地,落实中共中央开辟河南,控制中原的战略部署。1945年元月,河南区党委在临汝大峪店研究河南抗日形势,决定进军嵩县、伊阳(今汝阳)、鲁山、临汝、南召地区,迅速建立伏牛山边区根据地。1945年2月,河南军区司令员王树声、政委戴季英、副政委刘子久率领军区部队挺进伏牛山腹地的宜阳、嵩县、伊阳、鲁山、临汝、南阳等地,组织、发动群众抗日救亡,创建伏牛山边区抗日根据地。1945年5月王、戴、刘率部队在嵩县车村活动期间,军区司令部驻地就在嵩县车村镇两河口村,办公地点设在关帝庙。主要工作是宣传发动群众支援前线,建立嵩县县委、抗日民主县政府等26个县级抗日党政机构,组织抗日党政机构,组织抗日力量开展敌后游击战,打击日伪军。到1945年5月,河南区党委在王树声、戴季英领导下,经过200多次战斗,开辟了北临黄河、南至伏牛山、东抵平汉铁路、西达陕县、灵宝地区的豫西抗日根据地,收复了两万多平方公里的国土,解放区人口800多万,使华中、华北和陕北根据地连成一片,对坚持抗战,控制中原战略要地,有着重要意义。伏牛山根据地的建立和我党领导抗日力量的壮大,给积极反共、消极抗日的国民党当局沉重打击,他们把抗日根据地视为眼中钉,河南省主席刘茂恩电请蒋介石派飞机轰炸八路军伏牛山抗日根据地。1945年5月25日、27日,国民党军机连续轰炸宜阳县赵保、嵩县木植街等地,炸伤抗日军民128人。6月,蒋介石派胡宗南的“胜利兵团”由卢氏进犯车村,阴谋围歼八路军河南军区所部,15日侵占车村。16日,国民党十五军也向嵩县进犯,侵占八路军河南第一专署所在地——泰山庙(今属汝阳),并向付店推进。20日,胡宗南部队十个团1.3万人,先后占领嵩县车村孙店、二郎庙、木植街、赵村等根据地,八路军在还击作战中伤亡近千人。共产党以抗日大局为重,为避免大规模内战,中共中央电令河南军区撤离伏牛山抗日根据地。1945年8月22日,河南区党委和军区司令部奉命将各分区部队集中于登封白栗坪一带,整编为河南纵队,辖四个旅九个团,南下加入中原军区,河南区党委、军区和县区党政机构,在战略转移中随之撤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