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隋唐大运河博物馆位于洛阳市九都东路171号,是依托洛河北岸的古建筑群——山陕会馆改建而成,2014年4月正式对外开放,2018年9月被确定为国家三级博物馆。山陕会馆,始建于清康熙、雍正年间,是清代山西、陕西两省来洛商人聚居之所,会馆坐北朝南,全部建筑均为清代砖木结构,且无石不刻,无木不雕,无梁不绘,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展厅设在山陕会馆原东西廊房、东西官厅内,通过实物、图片和多媒体等多种展示方式,全面讲述洛阳与大运河的关系。其中,图片展主要包括隋唐大运河的开凿、隋唐大运河的繁荣和作用、运河遗珠、隋唐大运河洛阳段的保护和申遗等4个部分;实物展则以在洛阳地区发掘或征集的与大运河有关的文物为主,比如大运河河道的河堤石构件、含嘉仓的粮食标本、仓窖模型等,生动再现了洛阳作为绸之路起点和隋唐大运河中心昔日的繁华。
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一条人工河。洛阳,作为隋唐大运河的中心枢纽和沿线重要城市,见证了大运河的繁荣、发展,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的杰出贡献。大运河博物馆的开放,不但为广大参观者提供了深入了解大运河与洛阳辉煌历史文化的窗口,还将成为对外友好交流的平台,为丰富传承古都文化内涵,提升洛阳的知名度、美誉度,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发挥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