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故里位于河南省偃师市缑氏镇陈河村。北依景山,南望嵩岳,东南为轘(huán)辕古关,西南临近伊阙龙门,原野平坦,河谷纵横,自古便为洛京畿辅之地。
玄奘,隋仁寿二年(602年)生,天资聪颖,自幼接触佛典,对佛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十一岁到净土寺当和尚,取名玄奘。他不满足于在洛阳学到的佛学知识,随到长安遍访名师,执经问难,锐意钻研经典,博览众书。唐贞观三年(629年),二十七岁的玄奘,踏上了西行取经的征途,开启了全面学习佛教经典的历程。
唐贞观十九年玄奘返回故土,开始在弘福寺整理、翻译带回的经典。唐太宗专门召见了玄奘,表彰了他不辞劳苦西行取经的业绩,还为他在长安建了大慈恩寺,成为玄奘译经和著述的经院。九年中他译经1335卷,撰写了《大唐西域记》,是研究古代印度、尼泊尔、巴基斯但及中亚的重要文献,为中印两国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玄奘在讲经、译经、传播佛学思想的过程中,创立了慈恩宗(又称法相宗),成为大乘佛教的一个宗派。他的刻苦求学精神和卓越成就,受到人们的崇敬,在其故里陈河村旁马涧河上游凤凰谷修建了唐僧寺,寺院内外殿字崇宏,树木繁盛。经过一千多年的沧桑变易,寺院仍保留下来。保存完好的大殿,是清光绪年间重修。院中还有石刻碑碣数通,寄寓着人们对玄奘的深刻怀念。
1986年,偃师县人民又建立了玄奘故里碑,追述了玄奘的事迹。 玄奘故里共有7个景点,即玄奘故居、皇家寺院佛光寺、陈家花园、凤凰台、马蹄泉、晾经台、西原墓地。 此外,玄奘故里还保留有陈家古井,皂抱凤凰槐等遗迹、古树和珍贵文物。
玄奘纪念馆,占地150亩,以举世名著《大唐西域记》为题材,再现唐玄奘印度取经史实。馆内设置了“凤鸣陈河”、“净土寺剃度”、“遍访名师”、“西出玉门”、“高昌结盟”、“沙漠酷度”、“密林遇险”、“山寨歌舞”、“天崩地裂”、“阿富汗民俗”、“尼泊尔王宫”、“那兰陀寺”、“印度风光”、“声震五印”、“唐王接见”、“雁塔译经”、“五百罗汉堂”等40个大型场景。采用高科技手段,声光电兼备,游客置身其中,可领略中原民俗,三峡奇景,古城雄姿,塞北大漠,以及中亚、南亚等异国的名山大川,宫廷殿堂,原始森林,佛国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