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新闻资讯
  • 资源类别
    • 纪念设施
    • 党史人物故居
    • 重要机构旧址
    • 重要历史事件旧址
  • 红色记忆
    • 中国共产党历次党代会
    • 河南省历次党代会
    • 洛阳&三门峡历次党代会
  • 红色文物
    • 荣誉嘉奖
    • 军事武器
    • 生活用具
    • 书籍报刊
  • 文献资料
    • 图书
    • 文章
  • 红色课堂
    • 线上课程
    • 线下课程
    • 教育研学
  • 红色地图
  • 友情链接
    • 教育示范基地
    • 红色资源
    • 红色景区
  • 首页
  • 新闻资讯
  • 资源类别
    • 纪念设施
    • 党史人物故居
    • 重要机构旧址
    • 重要历史事件旧址
  • 红色记忆
    • 中国共产党历次党代会
    • 河南省历次党代会
    • 洛阳&三门峡历次党代会
  • 红色文物
    • 荣誉嘉奖
    • 军事武器
    • 生活用具
    • 书籍报刊
  • 文献资料
    • 图书
    • 文章
  • 红色课堂
    • 线上课程
    • 线下课程
    • 教育研学
  • 红色地图
  • 友情链接
    • 教育示范基地
    • 红色资源
    • 红色景区
  • 新闻资讯
  • 资源类别
    • 纪念设施
    • 党史人物故居
    • 重要机构旧址
    • 重要历史事件旧址
  • 红色记忆
    • 中国共产党历次党代会
    • 河南省历次党代会
    • 洛阳&三门峡历次党代会
  • 红色文物
    • 荣誉嘉奖
    • 军事武器
    • 生活用具
    • 书籍报刊
  • 文献资料
    • 图书
    • 文章
  • 红色课堂
    • 线上课程
    • 线下课程
    • 教育研学
  • 红色地图
  • 友情链接
    • 教育示范基地
    • 红色资源
    • 红色景区

纪念设施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类别 > 纪念设施

陕县宜村烈士陵园

  • 介绍
  • 图片
  • 音视频
  • 解说词

        宜村烈士陵园位于陕县西张村镇宜村村头,紧邻三张公路西侧,坐西向东,四面有砖砌围墙,大门面向公路,占地面积约2亩。

        该陵园始建于1973年3月,当地政府将分葬在窑头、丁管营、营前的烈士遗骨,搬迁到一起建立了宜村烈士陵园。1991年3月,宜村乡党委和乡人民政府在园内烈士墓地前立了一座纪念碑,并建了碑亭。纪念碑正面刻着“革命烈士纪念碑”7个大字(书法家陈天然书)。陵园大门上方有“烈士陵园”4个大铁字,大门两侧有一副对联“继承先烈遗志;巧绘四化蓝图”(字为黄色)。大门两侧墙壁上还书写着“革命英烈,功垂千秋”的黄色大字。

        陵园内掩埋着23名烈士遗体,其中解放军指战员16名,地方武装县大队战士7名。在23名烈士中,知名知姓的仅2名,一人是人民解放军38军17师22旅副连长连有才,山西省稷山县人;另一人是县大队第四中队长莫增玉同志,陕县西张村镇五花岭村人。

        1947年,陈谢集团奉命由山西转战河南,8月22日南渡黄河,进入陕县会兴镇后,一直向南进军。到了张村原后,在丁管营、窑头、宜村建立了3个兵站,随即部署向张汴原进军。由于部队不熟悉地理环境,新兵较多,武器装备较差,行军到西川,发生激烈战斗, 16名解放军指战员在战斗中牺牲。

        莫增玉,又名莫巷生, 1920年9月出生,1948年1月牺牲于宫前区头峪村,时年28岁。后被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因莫增玉是宜村人,宜村烈士陵园建立后,当地政府将其遗骨由宫前乡头峪村移葬宜村烈士陵园。

宜村烈士陵园大门

宜村烈士陵园内的纪念碑


主办单位:豫西红色基地联线

Copyright © 2019 豫西红色基地联线(洛阳师范学院)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豫45751645

地址:河南省洛阳市伊滨区吉庆路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