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新闻资讯
  • 资源类别
    • 纪念设施
    • 党史人物故居
    • 重要机构旧址
    • 重要历史事件旧址
  • 红色记忆
    • 中国共产党历次党代会
    • 河南省历次党代会
    • 洛阳&三门峡历次党代会
  • 红色文物
    • 荣誉嘉奖
    • 军事武器
    • 生活用具
    • 书籍报刊
  • 文献资料
    • 图书
    • 文章
  • 红色课堂
    • 线上课程
    • 线下课程
    • 教育研学
  • 红色地图
  • 友情链接
    • 教育示范基地
    • 红色资源
    • 红色景区
  • 首页
  • 新闻资讯
  • 资源类别
    • 纪念设施
    • 党史人物故居
    • 重要机构旧址
    • 重要历史事件旧址
  • 红色记忆
    • 中国共产党历次党代会
    • 河南省历次党代会
    • 洛阳&三门峡历次党代会
  • 红色文物
    • 荣誉嘉奖
    • 军事武器
    • 生活用具
    • 书籍报刊
  • 文献资料
    • 图书
    • 文章
  • 红色课堂
    • 线上课程
    • 线下课程
    • 教育研学
  • 红色地图
  • 友情链接
    • 教育示范基地
    • 红色资源
    • 红色景区
  • 新闻资讯
  • 资源类别
    • 纪念设施
    • 党史人物故居
    • 重要机构旧址
    • 重要历史事件旧址
  • 红色记忆
    • 中国共产党历次党代会
    • 河南省历次党代会
    • 洛阳&三门峡历次党代会
  • 红色文物
    • 荣誉嘉奖
    • 军事武器
    • 生活用具
    • 书籍报刊
  • 文献资料
    • 图书
    • 文章
  • 红色课堂
    • 线上课程
    • 线下课程
    • 教育研学
  • 红色地图
  • 友情链接
    • 教育示范基地
    • 红色资源
    • 红色景区

党史人物故居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类别 > 党史人物故居

郑宝钟故居

  • 介绍
  • 图片
  • 音视频
  • 解说词

      郑宝钟故居位于孟津县会盟镇雷河村郑河(十四组),坐北面南,西距洛常路百余米,北距黄河公路大桥1公里多,东面为民居,北、南两面为农田。该故居原为土木结构普通民宅,现原貌已无,全部翻修为砖混结构房屋,为郑宝钟侄孙居住。


郑宝钟故居.png 

郑宝钟故居

 

      郑宝钟(1907—1930),又名雪影,字震斋,河南孟津县会盟镇雷河村人,出身于一个贫困农民家庭。郑宝钟自幼聪慧,仪容俊雅。1915年,入私塾,后来,转读县立高小。在校期间,郑宝钟成绩优异,誉播众口,深得教师万宝桢器重,除了重点帮助其复习功课、批改作业,遂以女儿许之,并资助其上进深造。1923年,郑宝钟髙小毕业,以优异成绩考入开封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其时,正值全国工人运动蓬勃开展之际,开封一师已经有共产党的活动。他们发动和组织进步教师和学生学习和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声援工人运动,革命火焰大有燎原之势。受其进步思想影响,郑宝钟经常阅读《向导》、《先驱》之类的进步书刊,参加学校的青年聚会,与同学一起评说时局、谈论国事,开始接受进步思想。受革命思潮的影响,他逐渐认识到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罪恶和封建军阀统治的腐败,遂立志从戎,拯救国民。1925年9月,郑宝钟考入黄埔军校步兵科一团一连。在校期间,起初他崇尚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他每念及国难、外辱,常痛心疾首,他和同学高吟:“以血洒花,以校作家,卧薪尝胆,努力建设中华!”后经多次聆听周恩来、叶剑英、恽代英等革命者的报告和讲课,思想为之振奋,转而信仰共产主义。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他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四期,到国民革命军张发奎部任连长,步入了军旅生涯,带着党组织的重托,以极大的革命热情,开始了新的斗争。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为免遭国民党反动派的捕杀,奉党组织之命,郑宝钟与党员王汝泮(后叛变)、梅雪琴、梅雪馥化装回河南,隐居孟津县会盟镇雷河老家。在家乡隐蔽期间,郑宝钟就像一颗革命火种,利用组织群众学习的机会,帮助大家学文化,向他们宣传革命道理,发动他们进行革命活动:他还常常以探亲访友为名,深入贫困农民家中,向他们讲述南方农运情况和北伐故事;同时,向村中进步青年传播革命思想,和他们一起交流对时局的看法,研讨马克思列宁主义,针砭社会时弊。好友赵良岑在他的引导下,成为党的地下交通员。1927年8月,郑宝钟等人转移到省会开封隐蔽。不久因被同学告发,逃到河北林清税局岳父万宝桢处避居。后经岳父介绍,到保定国民革命军第八方面军53师宋天才旅任少校参谋。在宋部,他很快与河北省委取得联系。根据省委指示,安排了上级派往国民革命军中做兵运工作的司军三、吕雪影、刘公谟等共产党员。同时,又介绍黄埔同学王扬烈等10余人到该部做军运工作。1928年初,郑宝钟派赵良岑协助党员王亚夫、陈惠萱(女)在孟津建立“兵暴物资筹备转运站”。在郑宝钟的指示下,他们以经商为名,购置枪弹、药品、布匹等陆续转运往部队。不久,郑宝钟又发展赵子湘入党,并派党员吕紫芥与洛阳中心县委联系。这对后来负图寺党支部的建立起了很大推动作用。

      1928年11月,郑宝钟任保定国民革命军第八方面军第75师参谋处长。1930年6月,受河南军委指示,郑宝钟在临颍组织第75师兵变,失败被捕,被押往临颍诸阳寨。在看押期间,他宁死不屈,谈笑从容,常对窗吟诗高歌。有人问他真的不怕死吗?他说:“我为党为人民死也光荣,也情愿,死我一个没有关系,革命一定能成功。”表现出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1930年7月2日,郑宝钟在临颍诸阳寨北门外英勇就义,年仅23岁。后,生前同学、好友、共产党员赵良岑冒着杀头的危险,收殓郑宝钟的尸体,运回原籍安葬。1955年12月31日,中央人民政府为其家属颁发“革命军人牺牲家属光荣纪念证书”。1982年4月上旬,孟津县老城公社(今会盟镇)和雷河、下古村管委会又在郑宝钟墓前为其立碑,以资纪念,教育后人。


主办单位:豫西红色基地联线

Copyright © 2019 豫西红色基地联线(洛阳师范学院)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豫45751645

地址:河南省洛阳市伊滨区吉庆路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