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大山战役遗址位于卢氏县城北45公里官道口镇江槽村石大山。该遗址北部林木覆盖,南部为荒山,地势较高。
1945年春,日军直插豫陕边国防抵抗线侧翼,铃木师团由陕州曹庙分两路进攻卢氏,一路由曹庙西南进攻陕灵一带的岔口;一路由曹庙南端进攻灵宝寺河。企图与洛宁县长水方面的日军另一师团夹击国民党第四集团军的38军和96军于卢氏县境,并将第一战区豫西方面的部队完全压迫到陕西省境内,进而取道卢氏、商洛攻取西安。
灵宝寺河防区由96军新14师42团防守。新14师的主力集合在卢氏官道口附近。岔口方面是40军的一个团防守。日军的作战计划是:铃木师团只以一个大队附骑兵、炮兵各一中队由曹庙西南出号沟走岔口,切断虢卢公路并向灵宝朱阳镇佯攻,牵制潼关方面的国民党秦岭守备队;而主力则集合在寺河方面,准备击溃寺河防区的96军后,经官道口、杜关镇直接进攻卢氏县城。而洛宁县长水方面的日军师团等铃木师团通过杜关后,即向38军正面防线攻击前进,与铃木师团会师卢氏县城。由于国民党上级军官的错误指挥,误认为日军企图突破岔口后迂回到朱阳镇并直接威胁潼关,使灵宝的虢略镇、函谷关防线失去作用,致使灵宝的寺河街和卢氏的火山关、石大山相继失守,新14师仓皇向卢氏杜关撤退。接着,40军岔口阵地相继丢失,卢虢公路被切断,岔口的40军向朱阳镇方面撤退。除177师守在卢氏县城外,正面防线只有腹背受敌的38军,其余部队准备分路向陕西洛南的主阵地撤退。第四集团军总部除少数人外,其余均已向兰草方面撤走。卢氏守军国民党177师师长李振西主动请战,率部从卢氏城出发,奔袭石大山,在中美空军的密切配合以及卢氏、西安等民众的大力支持下,血战七天七夜,围歼日军2000余人,从而粉碎了日军进攻大后方的企图,使卢氏人民免遭又一次屠戮。
1986年10月,石大山战役遗址被卢氏县政府公布为卢氏县文物保护单位。
石大山战役遗址远景
石大山战役遗址近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