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门峡大坝截流石位于三门峡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黄河西路与崤山路交汇处、开发区广场西北角。为正四面体,每面长3•51 米,高 3•1米,底平面积12•85 平方米。沙、石、水泥混凝而成。每块重达25吨,顶部装有钢筋挂钩。
1957年4月,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正式开工建设,1958年11月17日开始截流,12月13日截流成功。由科研人员研制的专为截流而用的截流石发挥了重要作用,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中国科研人员的聪明才智。当截流石放于水中,不管哪一面触地,都能最大限度地克服水流阻力,立于水中不被冲走。为纪念截流成功,后人将一块截流石置于原三门峡市委门前广场。1996年,被城建部门放于开发区广场,供游人参观游览。上红漆阴刻“黄河截流石”五个大字,草书。是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实物资料。
2006年1月,被三门峡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黄河三门峡大坝截流石
黄河三门峡大坝截流石文字说明
黄河三门峡大坝截流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