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岳之战战场旧址位于新安县正村乡中岳村西北一公里,现为基本农田。
1944年7月,党中央毛主席发出了向中原大进军的命令,消灭日寇,中共中央派王树声、王志文同志率太岳军区59兵团、18兵团、晋绥平区第6支队,南下河南,建立抗曰根据地。1945年3月25日,县长李之放、县委书记赵天锡,黄河支队司令刘兆先等人,在中岳召开了一次紧急会议,准备伏击次日经过中岳、北岳一带的日军扫荡部队。6支队共三个连,政治部主任黄文仲带领六连到磁涧方向执行警戒任务,3连、9连与黄河支队的两个大队部署在尚庄、中岳、北岳之间的两侧高地,预设形成伏击圈。
1945年3月26日拂晓,横水镇日军石桥中队和伪军三个连共三、四百人,大摇大摆地沿着横(水)新(安)公路西犯。早上7时许敌人进入我伏击圈,九连首先开火,敌人出乎意料地遭到我火力杀伤,停止前进。连长王有长不仅指挥有方,而且投弹有术,举起手枪对准敌人一枪一个;大个子排长游立盈的手榴弹一个接一个在敌群中爆炸开花,小个子战士张三小先是卧射后是跪射,后来索性站起来射击,这时支队长张范和副参谋长董明瑞来到9连阵地,听完杨永恩的战况汇报,张支队长命令9连要坚决顶住敌人。位于9连左翼的3连阵地和敌人相距只有100多米,双方都有约半米高的地坎可以隐蔽,为防御工事和冲锋出发地,中间地形开阔平坦,双方只要一暴露目标就立即遭到射击杀伤。3连抓紧时间加固工事,以迎击敌人的进攻。日军指挥官挥起指挥刀,摇晃着太阳旗向3连阵地发起冲锋,我3连用投掷桶打和步枪、机枪扫射,后来双方展开白刃战。激烈战斗一直持续到下午4时,敌人全线溃退,大败而归。
北岳之战战场旧址
此次战斗歼敌百余人,缴获指挥刀1把,机枪3挺,步枪40余支及弹药物资一批;6支队也付出了一定代价,战斗英雄李发胜、赵玉、张三小、杨三腊等6人牺牲,近10名战士负伤。北岳战斗是我军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一个范例。从此,横水日军龟缩在据点不敢轻易西犯。北岳战斗对开辟洛(阳)孟(津〉新(安)边区根据地、建立三、四区抗日政权、壮大抗日武装,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