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新闻资讯
  • 资源类别
    • 纪念设施
    • 党史人物故居
    • 重要机构旧址
    • 重要历史事件旧址
  • 红色记忆
    • 中国共产党历次党代会
    • 河南省历次党代会
    • 洛阳&三门峡历次党代会
  • 红色文物
    • 荣誉嘉奖
    • 军事武器
    • 生活用具
    • 书籍报刊
  • 文献资料
    • 图书
    • 文章
  • 红色课堂
    • 线上课程
    • 线下课程
    • 教育研学
  • 红色地图
  • 友情链接
    • 教育示范基地
    • 红色资源
    • 红色景区
  • 首页
  • 新闻资讯
  • 资源类别
    • 纪念设施
    • 党史人物故居
    • 重要机构旧址
    • 重要历史事件旧址
  • 红色记忆
    • 中国共产党历次党代会
    • 河南省历次党代会
    • 洛阳&三门峡历次党代会
  • 红色文物
    • 荣誉嘉奖
    • 军事武器
    • 生活用具
    • 书籍报刊
  • 文献资料
    • 图书
    • 文章
  • 红色课堂
    • 线上课程
    • 线下课程
    • 教育研学
  • 红色地图
  • 友情链接
    • 教育示范基地
    • 红色资源
    • 红色景区
  • 新闻资讯
  • 资源类别
    • 纪念设施
    • 党史人物故居
    • 重要机构旧址
    • 重要历史事件旧址
  • 红色记忆
    • 中国共产党历次党代会
    • 河南省历次党代会
    • 洛阳&三门峡历次党代会
  • 红色文物
    • 荣誉嘉奖
    • 军事武器
    • 生活用具
    • 书籍报刊
  • 文献资料
    • 图书
    • 文章
  • 红色课堂
    • 线上课程
    • 线下课程
    • 教育研学
  • 红色地图
  • 友情链接
    • 教育示范基地
    • 红色资源
    • 红色景区

重要历史事件旧址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类别 > 重要历史事件旧址

解放军三打抱犊寨旧址

  • 介绍
  • 图片
  • 音视频
  • 解说词

      抱犊寨位于栾川县三川镇大红村,距县城34公里,海拔1803米,为中原名寨。明清时,四方百姓据山筑寨,逃官府的苛捐杂税和苦役,避兵匪战祸。抱犊寨地势险要,主峰四周天然形成峭壁千仞,东南西北有崖,三间断壕被开辟为入寨通道,称为东寨门、北寨门和西寨门,西门两峰对峙,峡谷直通寨内;东门为大寨干道,左侧“断山壕”与主峰隔断;南北峭壁千仞,无路可攀,可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清末民初,民变迭起,军阀混战,兵匪不分。许多“杆子”,“打富济贫”、“吃大户”、“绑肉票”、“飞页子”。富户豪绅,惶惶不可终日,抱犊寨就成了他们的“避风港”。1921年前后,三川乡姚湾人李长裕被推举为“寨首”。李长裕,人称“李大先儿”。是三川一带的“名门望族”。他幼读经书,壮为熟师,习文而不知武。学问、声望在当时颇有影响,才被推为寨首。那时的“刀客”使用的武器是长矛、刀片,对天险抱犊无可奈何。后来有了“快枪”,抱犊寨上,也增加了“鸡娃炮”、“木喷”等防守武器。炮内装硝磺、火药、犁铧碎片,点燃放出,其声如雷,喷火飞花,有较大杀伤力。四门还备有滚木雷石。加上形势险要,居高临下,易守难攻,因而兵“匪”莫敢相向。虽仅有少数地富家丁扼守,却安如泰山。自顽匪、寨主李长裕占据山寨后,附近在地主豪绅都躲上了抱犊寨,连国民党卢氏县县长雷荫棠也把他的父亲雷文斋送上了抱犊寨。为了守住山寨,李长裕等人组织武装,一有机会便派人下山袭击我区、乡政府和过往部队,还多次兴建营房,构筑防御工事,抱犊寨成为国民党统治豫西的堡垒,成为豫鄂革命根据地的心腹大患。


IMG_0223.jpg 

抱犊寨大门现貌

 

      1947年秋,陈(赓)谢(富治)兵团强渡黄河,解放了豫西大部分县,10月栾川解放。三川大匪霸谢润玉挟众五百余,盘踞抱犊寨,受国民党第十一行政区陕州专员秦霆玉的垂青,委任谢为第十—行政区直属第七支队支队长。谢又联络潭头大匪霸胡军屏,成立嵩、卢联防指挥部,自任总指挥。又打通了国民党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胡宗南的关节、作为后盾。谢润玉掌握了大权,就把三川镇公所、土匪“营部”等军政机关搬上了抱犊寨。夺李长裕的寨首而代之,成了三川一带的“土皇帝”,抱犊寨也就成了匪霸魔窟和“阎王殿”。

      为了巩固魔窟,与人民为敌,谢润玉大肆抓丁、派枪、派款,武装起四个常备连,有重机枪2挺、轻机枪7挺、八二迫击炮2门、步枪300余支、手枪20余支,还有手榴弹、掷弹筒、发射筒、枪榴弹等武器,弹药较为充裕。他又组建预备连(红枪会)11个,官兵1000余人。

      谢为了加强抱犊寨“防务”,长期与我对抗,在寨上大兴土木,兴建官邸、营房、商店,筑碉堡、建掩体,加固寨门。先后强征民工工日30000余个。又横征暴敛,大肆摊派粮食、食油、食盐、枪弹、被服等军用物资。当时在三川一带流行的民谣说:“谢润玉,真是恶,人人称他五阎罗。……抓兵派款要猪肉,又摊枪支和弹药,柴草麸料他都要,油盐酱醋一齐撮……。”

      抱犊寨成了匪霸魔窟,涧泉滴滴泪,青山处处血。谢匪在抱犊寨上先后杀害被俘解放军战士20人,活埋所谓“八路谍报”、“共党嫌疑”及无辜农民19人。共活埋、枪杀40多人。人民的鲜血,染红了谢润玉的“乌纱”,他不但“官运亨通”,屡屡升迁,还受到了西安绥靖公署数次“通电嘉奖”,授予他“华冑荣誉勋章”。抱犊寨也被胡宗南称为“西安之门户,豫西之屏障”。谢匪盘踞抱犊寨,严重威胁着嵩、栾、卢、灵及内乡广大地区新生人民政权的建立与巩固,阻碍着人民的翻身斗争,故剿灭该匪实为重要。

为解放抱犊寨,我军曾经历三次激烈战斗。


一打抱犊寨,李大先跪让寨首

      1946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豫鄂陕军区党委,为了开辟栾川,建立栾川县,扩大豫鄂陕根据地,派第四军分区政委黄林和司令员闵学圣率领7团、8团各一部,从卢氏的五里川,经叫河于11月21日进击三川。摧垮了国民党的三川镇公所,赶跑了镇长李介和副镇长谢泽霂,俘镇丁两名。因接到抱犊寨上的地下党员关于抱犊寨匪情的报告,我军决定攻打抱犊寨。约定寨上的地下党员为内应,夜里以绿电灯为号,开东门接应我军。

      当时的抱犊寨为国民党卢氏县长雷荫棠的父亲和三川一带的地主豪绅所盘踞,寨首李长裕。寨丁百余人,全是种有官地的佃户临事支差,没受过军事训练,更没有打过仗,战斗力很弱。11月21日近夕,解放军将寨围困,半夜发起攻击,在解放军炮火的猛烈攻击下,寨丁们吓得屁滚尿流,急欲弃寨逃命,地霸家小被吓得齐哭乱叫,霎时间乱作一团。当了三十年平安寨首的李长裕(李大先)从未见过打仗,吓得魂不附体,跪在地上哭求“万万守寨”,又恐难以支持,要让出赛首。雷荫棠在卢氏闻讯抱犊寨被围,唯恐父亲有险,急派亲信国民党卢氏县保安团中队长郭振邦,携带匪兵百余人,轻机枪一挺,长枪百余支,连夜奔走百余里,抄小路,溜西门,登寨救援。由于敌人居高临下,寨势易守难攻,我军20余名战士血洒战场,英勇牺牲。在内应不济、敌援兵已到、地形不利的情况下,遂于23日下午主动撤离阵地,回师五里川。

      此次虽未克寨,却给寨匪以极大震惊。解放军纪律严明、不怕牺牲的精神,给群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打抱犊寨,众英雄浴血苦战

      1947年10月栾川解放,横行无羁、称王称霸、作恶多端的国民党三川镇长兼壮丁队营长谢润玉,便带领匪兵500余人,轻重机枪、迫击炮和长短枪等武器,进占抱犊寨。妄图据险死守,负隅顽抗。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陈谢兵团之38军55师,在灵宝虢略镇一带完成对胡宗南匪军的阻击任务后,副军长陈先瑞受命率该师经卢氏向鲁山进发。10日,行至卢栾边界,闻知抱犊寨有顽匪盘踞,且匪首谢润玉与胡宗南有联系,立即决定由164团担任主攻,铲除抱犊寨,拔掉胡宗南匪军的反动据点。

      担任主攻的164团战士们多为参军不久的河北省沙河县的翻身农民,他们苦大仇深,阶级觉悟高,战斗中英勇顽强,奋不顾身。团长戴定江、政委沙夫在战前作了深入细致的动员工作,临战前战士们有的剃光了头,写下决心书;有的给家人写遗书;有的提前缴了党费;有的把从地主家弄来的棺材写上自己的名字,抬到前沿阵地,以示决心;有的为了登高射击,把绳子一头拴住脚,准备或死或伤好让战友往下拉……

      —营营长谢生荣身先士卒,组织了多次强攻,用集束手榴弹、炸药包和六〇炮曾一度轰开北门,战士们奋勇当先,攻上北门,击毙了谢润玉的随身警卫,重创匪兵。但反动顽固的谢润玉,亲临督战,利用有利地形,放下滚木雷石,集中机枪迫炮还击,我军伤亡较大,只好暂时撤退,未能克寨。

      谢润玉见解放军攻势猛烈,抱犊寨危在旦夕,心忧如焚,连电西安绥靖公署求救,并连夜将其心腹坠下寨去,带着亲笔书信,兼程赶赴西安去求救。

      正当我军再要展开猛烈攻击时,忽闻胡宗南的副司令长官裴昌会亲率其1师和65师向豫西进犯,已兵临卢氏,遂奉命撤出战斗。

      二打抱犊寨经过七天七夜的激烈战斗,由于抱犊寨地形险要,易守难攻,我军战士伤亡百余人。当时正下大雪,天寒地冻,战士们还没换上棉衣。有的战士匍匐在雪地里被冻死,仍双手紧握武器,枪口朝向敌方;有的奋身攀援寨墙,因寨壁陡峭而坠下悬崖,壮烈牺牲;有的被寨上的滚木雷石砸死;有的用裹腿把自己绑在树杈上对敌射击,英雄牺牲后血树挂尸;有几个战士抬着炸药包,冒着敌人的炮火向寨门冲击,却被敌人炮火击中,炸药包爆炸壮烈牺牲,身首异处,通往抱犊寨山路上的雪路被伤员们的血染成了红路。革命先烈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将永远刻在栾川人民的心中。他们将永垂不朽,万古流芳!

 

三打抱犊寨,谢“阎王”弃寨逃脱

      1948年,解放战争形势进入了一个新的转折点,国民党反动派从“全面防御”被迫转入“重点防御”。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反攻。3月14日和4月5日,解放军两度解放洛阳。胡宗南成为釜底游鱼无暇东顾。谢润玉盘据的抱犊寨成了孤立“据点”,但因抱犊寨两战未克,谢润玉匪部以为抱犊寨真正成了他们万无一失的金城汤池,因而更加猖狂横行,经常派土匪下寨作恶,欺压人民,抢劫财物,对我积极分子进行血腥报复,骚扰破坏地方政权,阻止农民翻身解放,成了我军行动的重大障碍。我豫西军区决心攻开抱犊寨,打通东西要道,救民于水火之中。4月上旬,陈谢兵团22旅歼灭谢匪第三连和三个预备连,俘其匪首12人及匪众300余人,给谢匪以重创。

      8月中旬,豫西军区决定,以军区副司令文建武、三分区司令员李静宜,七分区副司令员殷义盛和六分区司令员黎锡福,七地委书记唐方雷、专员刘绍南等组成攻寨指挥部。文建武副司令员亲临指挥,由64团和军区山炮营、重机枪连担任主攻。栾川县独立团协攻西门。三分区李静宜司令员率—个营打援,六分区(南阳分区)司令员黎锡福率一个营作预备队,总兵力2700余人。

      8月22日(农历七月十八日)完成包围任务后,前沿连队立即构筑工事,封镇大小路口,进行紧张的战前准备工作。64团团长周士太、团政委周力,带领营、连军事指挥员深入前沿勘察地形,选择攻击地段。召开了各种类型的“诸葛亮会”,发动广大干部出谋献策。在做好攻击准备的同时,团政委周力、副政委李振之分别带领政治干部深入连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讲明此次战斗的重要意义,用群众控诉敌人罪行的事例,教育部队,增强对敌人的阶级仇恨和对苦难人民的阶级友爱,激发指战员的战斗决心。全团指战员纷纷写求战书、决心书,要求参加突击队,担负最艰苦、最危险的战斗任务。许多共产党员把仅有的钱包好,准备交最后一次党费。许多非党战士写血书,要求杀敌立功,争取火线入党。

      栾川各地群众,在县民主政府的领导下纷纷扛云梯、抬担架、送军粮、运弹药,支援攻打抱犊寨的战斗。

      8月23日,指挥部一声号令,指战员奋勇向前,有的搭云梯上爬,有的挂钩子攀登,有的把高射炮扛上附近高地向寨内打平射,有的用土炮打炸药,打得敌人阵地硝烟弥漫,给寨内匪徒以很大杀伤。但终因地形于我不利,造成我军重大伤亡,突击队的4名连排干部和十几名战士英勇牺牲,几十名干部战士负伤,而仍未能突入寨内。这次强攻,尽管我军炮火猛烈,伤亡还是较大。怎样才能减少牺牲呢?攻寨指挥部殷义盛等指挥员登门拜访了在这一带隐居的李仲美先生。李仲美先生建议,对抱犊天险,只能智取,不能强攻。根据这一建议,文建武将军根据抱犊寨的自然形势,接受前两次进攻伤亡重大的教训,确定了“长期围困,相应进攻”的战略方针。一面指示,加强对土匪的分化瓦解工作,一面强调在围攻中,要“网开”一面,引敌下山,聚而歼之。指挥部曾多次向谢润玉写信,讲明形势,晓以大义,敦促其投降。又利用和寨上匪首有关系的开明士绅、土匪官兵家属向寨上官兵家属写信,晓以利害,进行分化工作。还做了多次的阵前喊话,贯彻“投降不杀,胁从不问,立功受奖”的政策。谢润玉见大势已去,陷于极度的矛盾焦灼之中,他一面发电派人向西安求救,一面对我军劝降保持沉默。有天晚上,他曾带亲信潜出西门,但又中途而返。正在他举棋不定之时,伪陕州十一行政区专员秦霆玉、西安绥署副主任谢辅三、国民党21军军长刘超寰等联名复电“慰勉”。称“抱犊寨战役不亚临汾、运城之保卫战”;并告知将派兵救援;战区后勤总部、西安航空司令部将为其运送弹药、食品,给谢匪“输血”、“打气”,使也反革命的气焰更加嚣张。他立即向部属训话,拒绝投降。但终未来一兵一卒,只派飞机两次空投。因我军频频对空射击,飞机空投不准,弹药、食品大部分落到寨外,为我军所获。

      一个多月的围困,使寨上弹尽粮绝。胡宗南只好派飞机空投弹药给养,可是由于地形复杂,给养大多落到寨外被我军截获。空投,挽救不了谢润玉的覆灭的命运,在解放军摧垮寨墙多处、谢润玉及数名匪首负伤后,群匪丧胆。在解放军强大的军事压力和政治攻势下,9月22日夜(农历八月二十),谢润玉终因求救无望,固守难保,遂率匪众、眷属开西门逃窜。下寨后,先头下寨的匪部联系不上,香子坪方向又有枪声,匪众大乱,漫山奔逃,各不相顾。谢遂率残部转经荒场、马印至卢栾交界之张布政沟。23日晨,我军追至张布政沟,全歼残匪,俘匪200余人。不可一世的谢润玉,匆匆如丧家之犬,仅带亲兵10多人仓皇逃遁。至此,秋风扫坍“阎王殿”,红旗插上抱犊山,风光秀丽的抱犊寨宣告彻底解放。

      解放了抱犊寨,三川一带人民见了青天,卢、栾两县人民得到彻底解放,伏牛山西部的交通要塞从此畅通了。当地人们高兴地传说:“石老婆”一打烂,它头上那片乌云也散了……

      解放军彻底解放抱犊寨,打通了豫西的东西通道,为尔后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为防后患,部队进寨后将所有寨门、工事、房屋全部拆毁。

      为了纪念为解放抱犊寨而牺牲的英烈,1956年栾川县委、县政府将埋在抱犊寨附近的烈士遗骨迁葬于县城烈士陵园,供后人凭吊。2004年中共洛阳市委宣传部命名抱犊寨为洛阳市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同年,栾川县委、县政府作出了开发、建设抱犊寨的决定,引导农民企业家段新宽投资开发抱犊寨红色旅游。昔日烽火战场,如今已是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红色旅游胜地,主要展现的是古寨文化和豫西民俗文化,由望牛岭、抱犊古寨、火神庙三大观赏区域构成。景区有精心导演的、再现当年“三打抱犊寨”过程的“强攻东门”实景表演,游客无不为我解放军的勇敢顽强、不怕牺牲精神所震撼,感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我们应该倍加珍惜。

      解放军三打抱犊寨旧址是洛阳市文物保护单位。

      附录

抱犊寨开发纪实

张记


一

 

      抱犊寨位于河南省西部栾川县境内。传说一牧童食灵芝草,抱牛犊飞升登仙,称“抱犊真人”。清人王景福《犊犊山诗》曰:“神牛杳何处,深路人摇钤,石磴龙蜓滑,柴窝虎迹星。老杉鸣夜雨,残漏落晨星,借问遇仙事,遗碑旧有铭,”其后,世人修过风洞为“抱犊宫”,塑抱犊真人像,望牛岭处筑“抱犊观”。

      明末清初,卢氏、嵩县、洛宁等地的富豪之家,多集此寨“躲兵避乱”,寨内建有房屋百间以上,筑有四门,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民国时期,“李大先”、雷敬典(卢氏县长雷荫棠之父)先后为寨首,后谢润玉占据,寨内配有重机枪、迫击炮等武器弹药,粮油物资充足,七百余匪徒凭险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1946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豫鄂陕军区四分区政委黄林和司令员闵学圣率7、8团各一部进占三川镇,于11月21日午夜发起攻击,激战三昼夜未克,我军20余名战士英勇牺牲,后因卢氏国民党部队增援,逐撤出战斗,引军南下,1947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陈谢兵团之38军55师164团等,在团长戴定江、政委沙夫指挥下,主攻北门,佯攻东门,激战七天七夜,谢匪居高临下,凭借天险,用迫击炮,掷弹筒等武器,使我军伤亡百余人,后国民党胡宗南新1师78旅驰援将至,我军撤围转移,二打抱犊寨未克,1948年秋,陈赓将军指挥所部以22旅64团为主力,在团长周士太、团政委周力指挥下,三、六、七军分区与栾川独立团配合,采取“围三阙一”和“长期围攻,相应进攻”战略,虽有胡宗南两次飞机空投子弹一万三千发,手榴弹七百发和罐头、饼干等食品,但也挽救不了谢匪覆灭的命运。9月23凌晨谢率所有官兵从西门逃窜,匪众被歼灭在叫河张布政沟,抱犊寨宣告解放,在三次惨烈的战斗中,先后有500多名解放军和民兵伤亡,其革命豪气共天地长存,英雄业绩与曰月同辉,谱写了解放战争时期我党我军剿匪反霸斗争史上光辉壮丽的篇章。

 

二

 

      2004年,中共栾川县委、栾川县人民政府为牢记历史,缅怀先烈、弘杨抱犊寨精神,纪念人民功臣,达到存史、资政、育人之目的,于7月28日作出了成立开发抱犊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陈占武(县委副书记),副组长王延生(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安颖芳(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张记(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娄卷明(县政府副县长)、郭二毛(县政协副主席)以及党史办、旅工委、三川镇等单位为成员。在动员会上,明确了开发建设的责任目标,并要求要立一尊纪念碑、出一本书、建一个展览馆、修一条通往寨上的公路“四个一”工程。

      早在1991年10月13日,洛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广祥同志在《栾川县志》评稿会上,曾提出为解放抱犊寨光荣牺牲的革命烈士树碑立传等三条建议,后多次到烈士陵园悼念并上犊寨察看战场遗址,缅怀英烈,中央关于加快全国红色旅游发展纲要发文后,张广祥等老领导又专程到栾川调研,召开座谈会,以书面、口头形式对抱犊寨开发建设提出见解,并草拟纪念碑碑记,2004年7月,栾川县委、县政府委托党史办李光明、民政局张成章二同志,到昆明十四集团军参加原64团由34名老同志参加的纪念解放抱犊寨五十六周年座谈会,征求对抱犊寨开发的意见,王之江抑制不住激动心情,挥笔写下了“五十六载重回首,抱犊恶战涌心头,倘无鲜血染石寨,哪有铁笔写春秋”的诗句。

      洛阳市人大代表、三川村党支部书记段新宽致富思源,为回报社会,同弟弟段新朝一道,决定出资建设开辟抱犊寨红色旅游区,按照经过论证的《抱犊寨红色旅游区总体规划方案》的要求,他走访当地群众,征求各方意见,高标准打造抱犊寨红色旅游基地品牌。为此,县上组织有关人员到井冈山等红色示范点考察,并对抱犊寨工事修复、纪念碑、展览馆等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到2005年11月,有853公顷面积的抱犊寨景区建设初具规糢,修通了6公里通往北寨门的道路,望牛岭生态休闲度假区基础设施完工,恢复碉堡、战壕、寨墙等27处,投资80万元建立了大理石三棱形19.48米高的纪念碑,(意在纪念三打抱犊寨,于1948年解放)碑座呈四个立面,其中三个为浮雕,内容再现了人民解放军三次攻打的英勇场面,背面为“解放抱犊寨纪念碑碑记”,碑记由张记执笔,吸纳解放抱犊寨的老英雄写的内容以及张广祥、李玉瑞、尤安亚等建议,并由县委书记张献会、县长谷树森定稿,以县委、县政府名义撰刻,共390字,东寨门建起了480平方米的陈列馆,一楼展出了解放抱犊寨的实物、史料,图片等,二楼主要展示当地风土文物和景区题词照片等,为对外开放,景区起草了导游词,培训了导游,至此,由段新宽投资的850万元抱犊寨红色旅游区具备开业条件。

 

三

 

      为了使抱犊寨成为闻名全国的红色旅游示范点,由中共栾川县委书记张献会带领有关领导,于2005年11月24曰在昆明14集团军国防剧院举行参加解放抱犊的老领导、老英雄座谈会,征求对开发建设和揭碑仪式的意见,原64团政委周力、中共中央纪委委员、14集团军原政委荀友明、干部部长张同生、供给处处长杨战士等30余人到会,会上,张献会介绍了栾川县情以及全县经济、旅游发展态势,并邀请英雄们明年到栾川参加揭牌仪式,段新宽汇报了开发建设情况,张记宣读了张广祥的贺信,十四集团军政治部秘书处副处长卢军对老首长表示崇高的敬意,对栾川县委、县政府的举措表示欢迎和感谢,他在讲话中高度评价了解放抱犊寨战役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场战斗,每一步征程都留下了英雄的足迹,都洒下了英雄的鲜血,军旗的每一丝每一线都记载着英雄的功勛,人民不会忘记,历史不会忘记,解放抱犊寨参战英雄周力、张发荣,王之江、申鸿祯等回忆了激烈的战斗场面及牺牲的烈士事迹,会上,以栾川县委、县政府名义向十四集团军赠送《英雄之师》锦旗一面,并向到会的参战人员赠送解放抱犊寨五十七周年水晶碑纪念品,一本由党史研究室李光明主编的《抱犊英烈》一书,十四集团军的老英雄们捐献了自己保存几十年、非常珍贵的解放抱犊寨时的物品和《鏖战中原》一书。

      根据座谈会提出的道路,展馆等方面的意见,县旅游领导小组宗玉红、张记、黄玉国等四次到抱犊寨实地办公,并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为组长的揭牌仪式筹备小组,特别对上北门的登山道路做了具体规划,由临时铁梯改为宽4米,高160米、486级水泥台阶,在不破坏生态基础上,寨内修建了简易沙石步道,硬化了纪念碑两个广场,建起了景区大门,牛岭酒家又进一步完善。

      2006年9月23日,是解放抱犊寨五十八周年纪念日,由原22旅64团在云南的老英雄11人组成的代表团到栾川参加解放抱犊寨纪念碑揭牌仪式,县旅游领导小组先期三次在三川镇政府召开协调会,要求参加人数不可突破4000人,对昆明来的老英雄上山要准备滑竿,抬着上北寨,22日下午,包括昆明来的老英雄,以及洪洞县(64团的战士大部分是洪洞县)、卢氏县领导入住三川饭店,23日天蒙蒙亮,来宾品尝了三川糁汤和调豆腐,七点半坐车时,老同志表示,上山不坐滑竿,不要搀扶,不用拐杖,一定要步行登上抱犊寨,寄托对烈士的感恩之情,上午十点,寨内寨外,满山遍野人头攒动,万余人自发到寨上敬仰先烈,凭吊烈魂。揭牌仪式由副县长黄玉国主持,开发公司经理段新宽首先介绍了景区开发全过程,并对前来参加揭牌仪式的老首长、老英雄以及烈士亲属致以崇高的敬意,县委书记张献会在致辞中代表32万人民,向关心支持抱犊寨开发建设的老英雄、各级领导和景区开发者表示感谢和慰问,并希望全县人民继承先烈遗志,踏着英雄足迹,发扬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发展。老干部张广祥、中共洛阳市委宣传部的代表先后发言,解放抱犊寨的老英雄代表原昆明军区干部副部长张同生在讲话中指出:我们原22旅64团在云南的老战士11人组成代表团,有幸回老家栾川重登抱犊寨,参加抱犊寨红色旅游景区的革命烈士纪念碑的揭牌典礼大会,实现了多年回老家、见到亲人的愿望,看见老家的山水,城乡建设变化心里实在高兴,非常激动,思念往事,比比现在,感悟到老家确实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仅向大会致以最热烈的祝贺,并向栾川老家的亲人致谢问好。他在讲话中回顾了第三次攻占抱犊寨的亲身经历,并深深怀念为解放抱犊寨而英勇献身的二连连长籍书贵、一连副连长任全喜、排长韩兰生、张洪发等所有的革命烈士,欣慰地告祭英烈们,你们的功绩和笑容永远在人间流芳千古,后人将继续完成你们的事业,当年参战的老兵,曾任中纪委委员,原十四集团军政委荀友明,原50军军长,贵州军区政委康胡振二位将军因有公务不能到来,特委托表达心意,代问家乡好,原64团政委周力,因住院治疗疾病,写信衷心祝贺大会圆满成功。典礼大会上,原64团来宾向县委、县政府赠送了“奋战豫陕、横扫伏牛,抱犊精神,史耀千秋”锦旗,由县长谷树森呈接,向抱犊寨景区赠送“抱犊丰碑,光彩照人”锦旗一面,由段新宽接受。

      云南老英雄代表卫天恩宣读原64团二连政治指导员申鸿祯敬挽的祭文:抱犊寨战斗虽已过去五十余年,我们对64团死难烈士始终难忘。你们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的崇高精神,你们气壮山河、无坚不摧的英雄气概,你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优良品质,你们功昭日月、永标青史的丰功伟绩,永远值得祖国和人民纪念,永远值得后人学习,你们是祖国的功臣,人民的英雄!……你们用鲜血和生命浇灌出的胜利之花已结出丰硕成果,祭文宣读后,县委、政府领导暨原64团老英雄揭牌,高19.48米的大理石上镶刻着“解放抱犊寨纪念碑”八个镏金大字,与会人员向死难烈士默哀鞠躬,学生代表献花篮后向老英雄及烈士子女佩带“解放抱犊寨纪念章”,凭吊纪念碑后,到陈列馆参观,专程到栾川参加揭牌仪式的人员有:张同生(原团政治处技术书记)张鸿旭(国防科工委干部)、裴风光(五连指导员)、段春旺(炮连司号员)、陈三彪(一连司号员)、王国钧(炮连连长)、卫天恩(特务连司令员)、侯温生(特务连战士)、张玉之(机关连警卫员)、景文郁(一连卫生员)、牛北海(一连卫生班长)、李银锐(二连突击排排长),以及二连连长藉书贵烈士之子籍丰、烈士马正明之子马德顺等,揭牌仪式结束后,云南来的老英雄在专人陪伴下,到鸡冠洞,重渡沟等参观旅游。

 

四

 

      抱犊寨红色旅游区的开发建设,填补了栾川旅游没有红色景点的空白,增加了“栾川模式”的内涵。抱犊寨建成开放,将望牛岭自然景观与抱犊寨人文历史融为一体,把我们党艰苦卓绝的奋斗史、波澜壮阔的革命史,可歌可泣的光荣史,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心坎里,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它必将充分发挥其特殊功能,抱犊寨已先后被确立为“洛阳市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洛阳市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基地”和“洛阳市国防教育基地”,现正在申报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抱犊寨红色旅游区的发展目标是建设具有浓郁革命历史文化特色的“红色之旅”,打造成风景名胜古寨,红色革命纪念地,休闲避暑度假区的精品工程。策划的对外宣传促销口号是:畅游抱读古寨,缅怀革命先烈;爱国育人到哪里?抱犊红色旅游区;当一天解放军,做一回伏牛人;观望牛万亩松海,览抱犊古寨风光。景区还对游览线路、导游解说词、吃住购娱等因素进一步细化完善,提升红色旅游开发和管理水平,目前,以三门峡、洛阳等地为主体的游客源源不断,利用节假日到抱读寨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增强红色旅游知识,激励人民群众更加满怀信心地投入到建设和谐社会中去。

      抱犊寨开发建设的过程,凝聚着栾川县委、县政府领导的心血,彰显着段新宽同志的无私奉献精神和崇高品质,巍然壮观的纪念碑,镌刻着烈魂,记载着永恒,饱经风霜的抱犊寨,见证着历史,启迪着后人,让抱犊寨革命精神代代相传,永远激励人们奋发向前。


主办单位:豫西红色基地联线

Copyright © 2019 豫西红色基地联线(洛阳师范学院)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豫45751645

地址:河南省洛阳市伊滨区吉庆路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