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烈士陵园位于孟津县朝阳镇高沟村西,坐北面南,四周为农田。该陵园为长方形,建筑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陵园雄伟大气,干净整洁。形成于1950年。
1975年,朝阳烈士陵园被洛阳市革委会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6月,因城建和文物保护的需要,烈士陵园整体由朝阳村搬迁到高沟村,2003年7月建成。陵园占地20亩,内设陵墓区、绿化区、办公区,并建有烈士纪念丰碑一座和烈士事迹展厅一个。现陵园内安葬了1948年解放洛阳牺牲的6位烈士、1949年3月海资反革命暴乱中惨遭杀害的7位烈士(一位烈士被家人迁往老家)和新中国建设中牺牲的6位孟津籍烈士。
1949年3月31日(农历三月初三),洛阳县二区海资(今孟津县朝阳镇)发生反革命武装暴乱事件,庙道会头子史黑生、史八子等为首,纠集150余名庙道徒,于凌晨3时许突然袭击洛阳县第二区政府,杀害区长黑真、秘书薛克信、洛阳公安局第六派出所工作人员郭玉甫、洛阳报记者许太、二区工作人员袁荣和崔兰英、洛阳中州农民银行会计李锐明、后海资农会主席温全堂8名干部和2名家属,女干部段兰田身受迅伤,史称“海资反革命暴动“。
海资暴乱发生后,洛阳地委和市、县委都非常重视,地委特地调了一部分武装随正在地委开会的二区区委书记王兆基到海资平暴。在民兵和群众的配合下,市、县公安局和剿匪部队很快逮捕了这次暴乱的几名首犯和55名骨干。为了重建二区政权,在暴乱的当天,地委就派甄德宽接任二区区长,重新开展工作。
这年4月8日,市、县公安局在海资区召开公审大会,公审海资暴乱匪徒。会上,当场宣判了张世荣(又名张华甫)、史书堂、康双喜、史三、徐黑娃等5名首恶分子为死刑,剥夺公民权利终身;对从犯张中央、史羊羔等14人被判有期徒刑,认罪态度较好的14名胁从分子当场释放。不久又召开第二次公审大会,将5名首犯处以极刑。海资暴乱的首恶分子史黑生、史八子虽然畏罪潜逃到天水和西安,但也先后被捉拿归案,处以极刑。由于市、县政府正确执行了党的方针政策,既打击、震慑了敌人,又教育了广大群众,稳定了局面。
附:海资烈士纪念碑碑文
一九四九年三月三十一日(农历三月初三)拂晓,国民党特务匪霸分子史黑生、史八子、史书堂、康双喜等为首,利用庙道会欺骗威胁一些胁从分子,突然袭击我洛阳县第二区人民民主政府,我区长黑真、秘书薛克信,国家干部郭玉甫、崔兰英、袁荣、李锐明,许太、后海资农会主席温全堂等同志及干部家属二人惨遭杀害,段兰田同志身受重伤。惨案发生后,我政府在广大群众协助下,很快捕获凶犯及胁从分子三十余人,于四月八日召开公审大会,将首恶分子张世荣、史书堂、康双喜、史三、徐黑娃处以极刑,从犯张中央、史羊羔等处以徒刑,其余胁从分子教育释放,在逃首犯史黑生等急令缉拿中,我全体人民从此流血事件中,受到深刻教育,对烈士同声哀悼,对阶级敌人万分痛恨,化悲痛,仇恨为力量,继承先烈遗志,誓把革命进行到底,彻底消灭敌人,为实现共产主义而斗争。
朝阳烈士陵园大门
1975年朝阳烈士陵园被洛阳市革命委员会公布为洛阳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3月,该陵园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命名为河南省国防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