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屯烈士陵园位于孟津县小浪底镇马屯村,坐南面北,东北西三面为村公路,交通便利。陵园建于1967年,位于镇中心,外观完好,占地面积约867平方米。该陵园于1987年修缮。
1948年3月,为了开辟中原解放区,配合全国其他战场的行动,人民解放军奉命强渡黄河,挺进中原,首次解放洛阳。按上级部署,解放军某部以郭三庆为首的三营指战员奉命攻打马屯寨,消灭盘踞在此地的国民党匪军。这次战斗经过一天激战,攻下马屯寨。在这次激烈战斗中,我军20多位指战员英勇献身为国捐躯,他们的遗体当时被安葬在马屯老街西头的关帝庙。新中国成立后,有10多位烈士的遗体己先后被其家属迁回原籍进行安葬。现在的烈士陵园内,安葬有9位在战斗中牺牲的烈士,另外两位是新中国成立前夕,在马屯从时党的地下工作而惨遭国民党匪帮杀害的我党民会干部,他们牺牲后,先安葬在胡坡村,后来,一起迁往马屯烈士陵园。1967年,这些烈士灵柩,由关帝庙迁到马屯村重新进行安葬。十年动乱时期,陵园无人管理,墓地杂草丛生,树木被毁,坟冢塌陷。1987年,马屯乡(今小浪底镇)党委、政府重新整修陵园,县民政局也予以大力支持。他们用了近3个月时间,圈起3米高、100多米长的围墙,修建了大门,重新安葬了烈士,马屯乡党委、乡人民政府为烈士树立了纪念碑,重新栽植松柏、黄杨和花草,并派人专门管理。这样,马屯烈士陵园才有了规模,人们能在这里世世代代祭奠先烈英灵,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马屯烈士陵园大门
1997年7月,该陵园被中共孟津县委、孟津县人民政府命名为孟津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